今天是
天气预报:
论宋代兴化军在籍人口的变化
【发布日期:2012-07-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重刊兴化府志》即弘治志卷之十说,据《宋史》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4)63157户,宋郡志为64887户,其中主户41982户,客户22905户;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55237户,其中主户35153户,客户20084户;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72363户,其中主户44376户,客户27987户。太平兴国年间,这一地区人口已经达到63157户,但是100年后,这里在籍人口反而少了近8000户,和唐朝前期在籍人口不断上升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到了后来却是又升了起来,增加了一万七千多户。
宋代兴化军在籍人口为什么先降后升?主户和客户包括哪些人?这些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一, 主户和客户的政治经济地位及其变化
网上查询后方才知道,主户,是根据居住地区分为坊郭主户和乡村主户。坊郭主户以常产等的多少区分为十等,乡村主户区分为一、二、三、四、五等。王安石变法期间又将第一等户分为五等,产业特多的定为出等户、无比户或无比高强户。一等户占田三四顷以上,也称上户。他们和部分官户、大商人组成大地主阶层。第二、三等户占田一顷到三四顷,也称中户,组成为中小地主阶层。在宋代,全部地主阶级占总人口不过百分之六七,所占土地则占全部垦田的百分之五十至六七十;其中占总人口不过千分之二三的大地主阶层,占田达百分之四五十。部分第三等户,以及被称为下户的第四、五等户和客户,组成为农民阶级。部分第三等户和第四等户,占田三四十亩至五七十亩,属于自耕农民和富裕农民阶层。第五等户占田三五亩或二三十亩,靠租佃部分土地为生,属于半自耕农民阶层。在宋代,自耕农半自耕农占总人口50%左右,而所占土地仅占全部垦田的百分之三四十,并承受国家赋役的重压。
客户,亦称佃户、佃客、地客、火客、火佃、小客、旁户等。除一部分组成为城市贫民谓之坊郭客户外,绝大多数散居农村,以租佃地主的土地为生。客户处于农民阶级的最低层。客户在北宋初年占总人口约40%,以后逐年下降,到熙宁五年(1072)下降到最低点,占30.4%。此后又渐渐回升,到南宋亦未超过40%。宋代客户的法律地位较前代佃客有所提高,客户被主人伤害致死,即使是官户也要科罪。客户同主人的依附关系因地而异。夔州路(今四川奉节一带)客户不能迁移,往往随土地买卖而转移,客户及其妻女都遭受主人的奴役。其他地区的客户一般有了迁移的自由,农隙还可为他人佣雇,或从事贩运活动。客户向主户缴纳的地租以产品为主,对分制最为流行。太湖流域已出现定额地租,同时还有少量的货币租,宋代客户已发生了明显的分化。有的有了一块田园,上升为主户,有的发展成为佃富农,有的转化为商贩,以至成为富商。
二,庆历新政是宋朝由乱到治的转折点
960年陈桥兵变,宋朝建立。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封官许愿,治标不治本,后继者也是这样,80多年之间无法摆脱“冗官”、“冗兵”的局面。那时,莆仙地区就是重灾区。太平兴国三年,林居裔起义在仙游县百丈镇爆发,次年被“招安”,兴化军和兴化县先后建立。林居裔起义是兴化军诞生的“助产婆”。但是,兴化军建立后,那些起义者及其家属却没有立足之地,纷纷离乡背井,逃往他乡,在今天台湾有林居裔的后裔,就是例子。所以,兴化军成立以后,在籍人口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
到了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出任宰相,终于提出了“抑侥幸”即不搞封官许愿、“精贡举”等决策。范仲淹虽然没有几个月就下去了,但是,他却像扁鹊那样,有起死回生之术。就那么几个月,宋仁宗头脑清醒了,下诏纠正错误,实行新政,改革吏治,改革考试制度等等。例如,进士考试旧时仅仅诗赋,新政则三场:“先策,次论,次诗赋”。后来这个制度成为了宋朝中期的既定方针政策,王安石任相时这样做,司马光任相时也这样做。嘉佑二年(1057),宋仁宗“亲试举人。凡进士与殿试者,始皆免黜落”。从此,进士和殿试者有广泛的言论自由。所以,宋朝治世从庆历新政开始。天子有扭转乾坤之心,选贤举能也就容易了。到了后来,“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挺身而出,加入了宋朝中期的改革家队伍,把宋朝中期改革推向高潮,在经济文化诸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唐宋八大家,宋有六人,都是善于政论的大文豪。而且文艺成就比汉、唐更辉煌,称得上中国文艺复兴从庆历新政开始。
宋朝中期改革从庆历新政始,至靖康元年(1125)蔡京病死流放途中止,长达82年。巴黎公社存在时间仅仅几十天,马克思就总结出许多历史经验。所以,这次换一种思维,学习马克思,对宋82年改革来一番研究,成果接踵而至,甚至还认为中国历史上也有文艺复兴,实在是太幸运了!
有了新的研究成果以后,兴化军人口变化过程也就迎刃而解了。宋初客户约占全国人口的40%,兴化军建立前后,情况更加严重,苛捐杂税多,人民忍无可忍,林居裔起义爆发。后来军队多了,许多人只好背乡离井,离开了家乡。庆历新政以后,这里教育有了明显的变化,说明民心开始安定,从此人口开始回升,到了宋神宗元丰年间已经增加到了55237户。迁都临安后,人口继续增加,宋光宗绍熙年间达到72363户。
值得指出的是,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王安石变法时就开始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木兰陂终于竣工了!她傲然屹立在壶兰大地上,向全国庄严宣告王安石变法在莆田县取得了伟大的顺利。从此,南洋平原也用陂水灌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从此南北洋平原人丁日益兴旺,莆田县教育日益发展,成为了全国教育的一个强县。 (林劲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