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元宵
【发布日期:2013-02-2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枫亭菜头灯闹元宵 凌明信/摄

元宵期间(本境自古定农历正月十一、十二、十三日,这三天为元宵)境内有迎神、游神活动,俗称“行傩”。
“行傩”之前,家家户户门前院里要打扫卫生,把污泥、浊水、杂草、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杀鸡、宰鸭、炊“行傩糕”、饴果、五果hellip;hellip;(用糯米粉拌糖加工印制的四方形和小圆形[铜元一样大]的小糕),六斋(六小碗素菜,如:黄花菜、香菇、煮熟花生、紫菜、油炸豆腐、豆腐皮等)、茶、酒、炮、香、烛等。各种祭品摆上祭坛时,都需插上用色纸剪贴糊扎而成的纸花屏(俗称“三春”)或绸娟扎成“凤仪亭”、“千里送京娘”、“楼台会”、“白蛇传”、“回荆州”、“桃园三结义”、“三顾草庐”等历史故事人物插在糕、果上(俗称果盒花)。
元宵“行傩”时,人们用棕桥把社庙里的菩萨抬出来,在境内按传统路线巡游,意在为新年驱邪求平安。“行傩”执事,特别是棕桥、“社公炉”到离每一家族厅堂时,门前要摆设香案、果盒酒、放鞭炮、焚燃柴草和银纸,虔诚迎接和欢送。
“行傩”执事排列如下:“大金”(大锣)开道,继之双大旗、彩旗、大牌(“肃静”、“回避”两面)、大灯(本社“尊主明王”圆灯一对、“张公圣君”圆柱灯一对、“齐天大圣”圆柱灯一对)、男(女)车鼓队、十音、八乐、神轿,福首一手提福灯、一手捧灶公炉,宫公一手提“功曹灯”、一手捧“功曹炉”。唢呐,后为法师,左手执七星剑,右手摇铜质法铃;撑凉伞的尾随于最后。
凡参加“行傩”仪仗队的,都要穿上节日盛装。抬神轿的人,俗称“轿郎”头戴软帽,或扎以毛巾,身装白色的汉装,小腿扎上绑带。脚穿软鞋和长袜。队伍浩浩荡荡,一路唢呐长吹,锣鼓喧天,鞭炮之声不绝于耳。
“行傩”到最后一家,就起驾到当福首那家厅堂驻驾。十一夜驻驾一福,十二夜驻驾二福,十三夜驻驾三福。
正月十四月早上九时左右,“行傩”执事从三福厅堂“做福”后起驾回社。至下午二时左右,从社里起驾,出发线绕境巡游(跑乡)。
正月十四日下午一时,“新头使”(准备正月十五日接炉回去,明年做福首的人)要准时到社,叫炮手(放“四门铳”的人)放“催铳”,催促“跑乡”执事及时到社,准备绕境跑乡。本境“跑乡”执事较多,除了“行傩”的执事外,各甲头彩旗尽出,车鼓队每甲头至少一队,还雇人装扮八班、皂隶等,规模不亚“出游”。林外境“跑乡”,也叫“走香”,这是“鳌塘七境”少有的,与松东乡“走十七”及东坡乡“封金”相媲美。
正月十四日下午二时左右,“跑乡”执事齐全。四声礼铳(四孔铳筒的装黑药,插炮芯的,用火芯点火引爆而鸣响)响过,“跑乡”执事从社门前,按古例次序,照古定路线“起马”出发,彩旗簇拥神轿,锣鼓喧天,巡游辖境,沿途“封路”——按古定地点(与外境交界处),钉下18——21公分长的“封路法木”——两指多宽桃枝对半劈开,平面由法师先画好符语,绑上“五色线”钉上“张公圣君”或“齐天大圣”的符,确保本境安宁。“跑乡”接近尾声,在社边桥头荔枝树下,执事每人分一双红桔——福桔,然后回驾“落社”。
晚上八时左右,按“跑乡”路线绕境游灯——“跑灯”,俗称“绕灯”。“绕灯”回来,法师在社里做“清醮”、“进贡”之后,神像复位——请出落“神轿”的菩萨请回神台。绕境“跑乡”圆满结束。
正月十五日早上八时左右,“新福首”按一福、二福、三福的先后顺序,组织有关执事,从社里接“社公炉”,放存在自家厅堂上。“新福首”当晚要办酒席答谢亲朋,俗称“办 头”。酒席上倒数第二道菜,不用软果,用“红患”炸油或重炊,撒上白砂糖。
附1:“元宵”趣话
农历正月十五是灯节,又是元宵节。观花灯,吃“元宵”,堪称佳节双绝。溯“元宵”之源,它原是一位宫女的名字。
相传汉武帝时,一位名叫“元宵”的宫女,双亲病重,自己身陷深宫。因尽孝难期,一时急恨交织,欲扑御井自尽。恰巧武帝近臣太中大夫东方朔看到,急忙拦阻。问清缘由,东方朔非常同情她,一口承诺正月十五让“元宵”和她的父母见上一面。
过几天,东方朔借占卦宫之口,传出谣言。说是玉皇大帝命火神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城,届时,玉皇大帝还要在南天门看热闹。一时间,长安街头传遍四句谒语:“长安在劫,焰火宵夜,十五大火,火焚帝阙。”汉武帝闻之,大惊失色,忙向东方朔讨教避灾妙计。东方朔答道:“火神最喜欢吃汤圆,我听说宫娥lsquo;元宵rsquo;做得一手好汤圆,不妨让她做好汤圆敬供火神消灾。至于玉帝大帝嘛,请皇上传喻全城百姓做汤圆、悬红灯、放鞭炮、点焰火、哄过玉皇大帝,可保无虞。”流武帝一听,频频点头,就传旨照办。
正月十五那天,汉武帝特意带了妃子、宫娥离开皇宫,和老百姓一起挂红灯、燃鞭炮,与民同乐。在一片热闹的气氛中,“元宵”趁机悄悄回家看望了父母。后来,元宵做汤圆救长安的事广为传颂,世人感激之余,遂将正月十五吃的汤圆称“元宵”。
附2:元宵话灯谜
灯谜也叫春灯谜。简称春灯。它是元宵挂花灯时张贴在灯屏上。
灯谜的出现,可上溯至汉代。兴化灯谜,据文献记载,源于宋,昌于明,而盛于清。明代,莆阳文献记载戴大宾猜谜的故事:当时莆田县令于元宵之夜在县衙前扎了一只纸狮,脖子上挂一串铜钱,内点烛火,供游人猜射。时人观后不解。后少年戴大宾经过。知道这为一哑谜。他先取走铜钱,然后用火把纸狮烧掉。其谜底为“得人钱财,替人消灾。”“烧狮”与“消灾”莆田方言是谐音,而哑谜猜射者不能说话,只用动作,制谜者与猜射者自然心领神会。戴大宾十三岁(1501)中举人,十九岁(1507)中探花,授翰林编修,说明他确实才智过人。也说了明代的灯谜活动已发展到民间。
灯谜有谜面、谜目、谜格、谜底四部分。谜面多为文字,即文字谜;如为哑谜、物谜,则为实物;如为图画,则为画谜。谜目为猜射的目标,即猜什么,让猜者思考时有一定范围。谜格为谜的方法提示。 (卢金城)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