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内,街衢纵横,里巷交错,自宋代至民国,“九头十八巷”虽时有变更,但其奇特地名却一直为百姓所津津乐道,在民间流传不衰。
所谓“九头”,指的是:观桥头、井头、水淈头、鳌石头、社衙头、河头、洞桥头、水关头、市头;“十八巷”是:县巷、务巷、城墙巷、、书仓巷、仓边巷、仓后巷、坊巷、梅峰巷、雷山巷、马巷、府前巷、后塘巷、东山巷、御史巷、东黄巷、湖岸巷、坑边巷。此外,还有府后巷、桃巷、花园巷、县后巷、亚尾巷(霞美巷)、居仁巷、岐山巷、高吕巷、英惠巷、赤柱巷、仓林巷等。兹分述如下:
1.“九头”:
(1)观桥头:在今长寿社区东北部之“御景花园”正前方,地处北大中街,为宋建古城东北“宁真门”之所在地,西接后街,南邻“井头”;原护城河——“兼济河”今已隐入梅园路地下。因河上古有“兼济桥”连通城内外,其桥址位于唐建之元妙观“三清殿”(即“天庆观”)之南侧,故名“观桥”;桥两端及周边地带自古就是繁华市场,店铺密集,生意兴隆,人流往来不绝,街道拥挤不堪,是明代以前城北商业之头站,俗称“观桥头”。明初兴化府扩城,废“宁真门”,新建北城门名曰“拱辰门”,新旧城门之间以石板铺成“北大路”,出辰门兜上城涵驿道往涵江;而“观桥头”风光依旧,商贸集市更加兴旺。上世纪80年代间曾建有“观桥市场”、“观桥影剧院”,改革开放以后已拆迁;古护城河至雷山建成“梅园路”,东达水关头;北大路从观桥上通过,两旁高楼林立,车辆来往如梭,成了荔城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冲,面貌焕然一新。
(2)“井头”:观桥头至坊巷头之间的街巷,古称“井头”,以其北端之方氏民居大厝门口与南端之刘家古厝埕外,各有一口“三门井”,为周边人家及市集商客提供饮用水而得名。道路不宽,却甚热闹,店铺多经营文化用品、冥银祭具、戏妆道具和家用小商品等等。解放后,井头曾改名“文化巷”,今已扩宽,属北大中街凤山社区。左右侧旧有湖岸巷、岐山巷、仓后巷、坊巷等街巷,民居密集;坊巷口对面原哲理中学钟楼曾是中共莆田地下党的发祥地。上世纪20~30年代,革命先驱陈国柱、陈天章等人在此建立中共支部,培养出众多的革命志士,浴血奋战,燃起了燎原的斗争烈火,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已开辟为莆田市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
(3)水淈头:今之鼓楼前顶务巷口到十字街口地段,古有一处不小的水洼地,俗称“水淈头”。因其地质滩软,屡填屡陷,竟使文峰宫至鼓楼前的商业精华文献大街之南边店面无法连接起来。据说,1946年发生火灾时,熊熊烈火从“文献名邦”牌楼附近往西一直燃到顶务巷口,就被“水淈头”隔断,不再延续过去,也避免了祸及街对面的“古谯门”。灾后重建时,有人认定水淈头是个“蛇穴”,以致积水不干,于是在其两侧的十字街头建起一座朝西的观音殿以镇之,然后把文献街的南边连贯建成三层砖砌楼群,底层排列为整齐的店铺,甚为美观;水淈头的地块果然不再受到水浸,现在鼓楼前旧街改造中也不曾发生过地陷坍塌的事故,而“水淈头”的地名,在民众印象中便渐渐淡忘了。
(4)鳌石头:亦叫“鳌桥头”、“衙桥头”,疑似方言同音代用;1958年此地建成五层百货商店后,因地势较高,百姓曾经俗称其为“高楼”。相传古时这里邻近梅峰寺,是块高地,矗立着好多形似鳌鱼的巨石,人称“鳌石”;后来,新开公路经过此处,地名也就叫做“鳌石头”。又因位于莆田旧县署衙门的后面,所以一般人便称这里为“衙后”或“衙后头”。现在,梅园路从此地北侧经过,与胜利路交叉,成为城中的一条东、西主干道,连接福厦路与荔城路。交通的发达,更加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拉动了文化的发展。这里周边集聚了荔城区政府和银行、邮局、电信、超市、证券、书店、学校、医院、寺庙等,成为人们日常光顾的购物中心,游览圣地和休憩健身场所。习惯上仍旧称为“鳌石头”。(未完待续) (黄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