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从地名看莆田的水利工程
【发布日期:2013-05-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图为东圳水库拦河大坝。紧接大坝北端的是溢洪道控制闸。坝后南端有水电站。

莆田有不少水利工程地名,记录了历史上劳动人民治水的光辉业绩,保存了一些已经消失的水利遗迹,是莆田水利、农业发展和抗灾历程的见证。
原莆田县面海靠山,现在的兴化平原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白浪滔天直抵壶山之麓、广化寺前。从唐代开始,历代莆田人民公而忘私,不屈不挠,依靠集体的力量和群众的智慧,经过艰苦奋斗,改造自然,建造种种水利工程,把这一片沧海变成了良田。山区沿海也以各种方式兴修水利发展农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工程已被废或经过改造,但仍保留在地名里。从十二万五千分之一的《莆田市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116个水利工程地名,占全县地名总数的6%。这些地名用字分别是“塘井埭坝沟堤圳陂池涵”以及陡门。其中堤埭是抵御海潮的建筑物。塘与井用于蓄水(汲水)灌溉,陂坝用于截流,沟圳用于引水,陡门与涵用于泄水排洪。
塘是古代劳动人民开挖的大池塘,用于蓄水灌溉。在今莆田的水利工程地名中,带“塘”字的地名最多,有42个。山区平原沿海都有分布。如圣塘(在今大洋乡)、可塘(江口)、横塘、钱塘(黄石)、筱塘(凤凰山)、塘边、塘西(国欢)、后塘、前塘(平海)、苏塘(笏石)。这些都是村落名。还有两个乡镇名:梧塘镇古称吴塘、鳌塘,以及月塘乡。最早的塘可追溯到唐代。据《新唐书·地理五》记载,贞观年间(627-649)莆田县在南洋平原上挖了六个塘,“溉田总千二百顷”。其中较大的有国清塘:“周廻三十里,溉田五百顷”(《八闽通志》);横塘,“周廻二十里,灌田二百顷”(《宏治府志》)。至今在横塘村附近,还有塘头、塘尾地名;颉洋塘,溉田二百顷(《八闽通志》)。清陈池养《莆田水利志·陂塘》记载了三十多个塘,大部分已废。很多塘是在筑陂通沟后,废为田的。保存到现在的只有国清塘,俗称“土海”。就今天的“土海”看,主体部分面积约700多亩。池与塘一样,比塘小。带“池”地名如大池口(萩芦)、孝池(大洋)、后池(埭头)。还有窟,是小池塘,甚至没有泉水,也是地名用字,未出现在地图上。城关以前有水窟头。
水井不但供应饮用水、生活用水,也用于灌溉农田。莆田井地名多见于沿海,有18个。如郑井(笏石)、后井(庄边、埭头)、三井、大井(南日)、晏井(萩芦)、井头(西天尾)。沿海大部分位于丘陵地带,水源缺乏。人们初到未开发的异地定居,首先要找到水源。挖井取水比较干净。按照最小努力原则,房屋会建在水井附近,多了就形成村落。人们当初以特征、位置、姓氏等给水井命名,井边建村后,一些井名变成了村名。如地图上标示的“后井”不是指某个水井,而是指建在“后井”边的村庄。
陂是人们在溪流上筑的拦水坝。陂地名3个。《莆田水利志·陂塘》:“莆之陂多矣。类叠石堰溪、遏水趋灌。遇溪可截为之”。该书记录了六十多个陂。最早是唐建中年间(780-783)吴兴在北洋筑延寿陂。大的陂有木兰陂(城南)、太平陂(萩芦)、南安陂(江口)、泗华陂(龙桥)。其中木兰陂、太平陂、南安陂附近都有陂头地名,仍在发挥灌溉作用。宋林大鼐《李长者传》:“陂成,拨塘田八百石,设立陂司,委子孙掌管修陂。”这就是那时的木兰陂管理委员会,可能就设在陂的旁边,到后来变成了村庄。木兰陂还有阻挡海潮功能,属于御咸蓄淡工程。
沟是平原上引陂水、溪水灌溉农田的沟渠。沟地名10个。如沟口(新度)、阔沟(黄石)、沟戈(北高)、沟头(城南)、大沟(月塘)。兴化平原上沟渠纵横,水网密布,灌溉几十万亩良田,使之成为鱼米之乡。南洋上的沟水来自木兰陂。北洋的沟水来自木兰陂、南安陂、延寿溪。木兰陂沟道总长310公里,相当于莆田到龙岩的公路里程。
陡门即排涝闸,用于泻洪、排涝。陡门地名1个。位于荔浦(古称芦浦),宋建。由于台风暴雨,溪洪暴涨,还有天文大潮的影响,兴化平原每年都受到洪涝的威胁。南北洋有很多陡门、水闸,发挥排涝作用。涵地名1个,即涵江(俗称涵头)。涵即涵洞,用于排水。
陂、沟、陡门(和涵),是木兰陂水利工程的三个组成部分,在地名里都有了。
坝是溪流上拦水的建筑物。坝地名12个。如坝头(白沙、大洋)、南坝里(庄边)、坝边(大洋、笏石)。坝用于阻遏水流,抬高水位,引水灌溉农田。境内溪流密布,源短流急,小型水利工程一般用滚水坝。《莆田水利志·陂塘》中记载了几百个坝,一个坝一般溉田几十亩到几顷,最多几十顷。在坝附近的村落,就叫坝头。
与平原上的沟功能一样,圳是引溪水坑(山谷)水灌溉农田的水渠。圳地名5个。如圳头(华亭)、林圳(城南)、圳顶(庄边)、圳口(白沙)。而东圳水库是福建省大型水库之一。《八闽通志》:“太平陂北引萩芦溪之水,即溪右循山作圳,溉兴教里”。《宏治府志》:“乃作圳,引(萩芦溪水)而南注。沿山用石砌理”。采用沿山作圳,用石砌理的方法。
堤是沿海边修筑的挡水建筑物,用于抵御海潮。堤地名6个。如华堤、沙堤(黄石)、江堤(平海)、堤头(秀屿),最有名的是位于黄石的东甲遮浪镇海堤。《莆田水利志·堤防》:“自唐长官吴兴筑海为堤开北洋,观察使裴次元筑海为堤开南洋,于是得平土而居”。这两个堤分别建于唐建中年间(780-783)和元和年间(806-820),标志兴化平原围垦的开始。
埭是用于抵御海潮的土堤。埭地名15个。如东埭(黄石)、后埭(笏石、东峤)、埭里(白塘、东峤、城南)、埭北洲(平海)。埭白读,音队。古代农民在海堤外地势较高平的海滩上开垦农田(称埭田),外面筑埭抵御海潮。在内堤(海堤)上开涵洞引沟水灌溉。围垦成功后,就有人在埭田中盖房子居住,渐渐形成村落,这些村庄在埭之内,就叫埭里。
不在地图上的小地名中,也有不少水利工程地名。
从莆田水利地名可以看出历代对水的重视,社会发展水平对水利的制约,村落多形成于水源边,人们喜欢用附近的水利工程命名村落。 (余学范)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