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郊尾街早期行业的来源及其变化
【发布日期:2013-05-1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早期的郊尾街,街道上虽然没有“三百六十行”之数,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行各业的开设倒是很多。在郊尾街道的开发与发展期间,时有一些行业出现,也时有一些行业销声匿迹,各种行业的来源及其变化都不尽相同,有地理原因,也有历史原因,在历史原因中也有因时势的变化,也有因科技的发展等诸因素。

一、蔗糖行业和桂圆行业
郊尾街最早出现的行业是糖行和桂圆行,这是因为蔗糖和桂圆干是郊尾地方的土特产,在江淮苏浙一带极是畅销。糖乃蔗所制,桂圆由龙眼焙成;而蔗种植于田地,龙眼生自果树;郊尾的田地之所以能种出甘蔗,果树之所以能结出龙眼,这都是由于郊尾地方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其独特气候所决定的。郊尾地处闽中东南,依山濒海,自然条件适宜种蔗,也适宜栽龙眼果树。宋《仙溪志》载:“甘蔗,赤者曰昆仑蔗,白者曰荻蔗,土夫捣以为糖。枫亭者为最。”郊尾与枫亭相毗邻,只是一岭之隔,“枫亭者为最”实也包括郊尾地方在内。 《郊尾镇志·果树》也载:“宋时,(郊尾)境内龙眼已有成片栽培。至民国中期,境内的丘陵、山坡、旱地皆植龙眼。”说明郊尾地方种植甘蔗和栽培龙眼果树都有悠久的历史。
郊尾街的蔗糖和桂圆二行业,在清代和解放前的民国时期是同期的支柱行业,郊尾街的开发、发展和繁荣主要是靠这二行业所起的脊梁作用,然而,这二行业在与时俱变的演变过程中,它们却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现状。
郊尾蔗糖行业随时势变化的情况基本上与仙游全县同步,宋方大琮《铁庵方公文集》卷二十载:“仙游县田耗于蔗糖,岁运入江浙者不知其几千坛。”说明宋时仙游的蔗糖输出就已鼎盛。1995年《仙游县志·蔗糖》载:“明、清及至民国26年(1937)春,仙游的甘蔗生产处于发展时期。”明、清时期,砂糖不仅在国内畅销,由于海禁渐开,兴化糖品也饮誉海外,富商巨贾,竞相买糖。在全县如此盛况的历史背景下,郊尾境内有“家家种蔗煮糖”之说。到了抗战期间,战事频繁,糖价下跌,蔗糖生产衰落,本地流传着悲惨的歌谣:“一年种蔗忙到死,厨房无柴兼无米,全家大小饿腹肚,收成蔗糖归财祖(主)。”全县甘蔗面积大幅度减少。抗战胜利后,虽有恢复,但仍然处于徘徊状态。此后,1950~1957年,其中1956年郊尾半机械化糖厂建成后,更是为发展时期;1959~1961年暂时困难时期,产量减少;1962~1966年又恢复到1957年的产量水平;文革期间产量下降;1976~1985年达到历史最高峰,居全国之冠;1987年起,因受价格等因素的影响,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出现了大滑坡;直至1998年仙游糖厂受冲击宣布破产,改制为挺虎制糖有限公司的民营企业后,全县只有一些地方种植少量甘蔗,供其生产,许多地区改种果蔗。曾经是轰轰烈烈的甘蔗种植面积遍布全县的蔗糖生产县,一下子跌落到田野上几乎不见一根蔗的局面现状。
蔗糖的总产量是与甘蔗的种植面积的数量成正比,从甘蔗的种植面积变化便可以间接知道蔗糖产量是呈“M”型变化,从而也明显体现了蔗糖行业的兴衰演变经历。
郊尾桂圆行业随时势变化的经历,与蔗糖行业变化截然相反,其经历几乎是呈“W”型曲线变化。《郊尾镇志·果树》载:“在宋时,境内龙眼已有成片栽培,加工成桂圆干运销江淮、京都。自明代始,龙眼被列为贡品,大面积栽培。至民国中期,兴化桂圆饮誉海内外,龙眼身价倍增,100斤桂圆干(三元),价值1钱金,折谷子20担。境内的丘陵、山坡、旱地皆植龙眼。民国22年(1933)12月,降大霜,龙眼树冻死40%。抗日战争爆发后,桂圆干与地瓜干同价,果农纷纷砍去龙眼树,减少40%。”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成片龙眼树被砍作炼铁燃料。1978年后,全面落实龙眼生产责任制,1981年创历史最高记录。1986年,中共仙游县委决定,建立以郊尾为中心的万亩龙眼丰产片。1987年仙游被国家农牧渔业部列为国家优质龙眼商品基地,郊尾境内龙眼发展更为迅速。1997年,全镇龙眼树面积是1981年的翻倍,再创历史记录。
追根溯源,郊尾街的蔗糖行业和桂圆行业,实是由于郊尾地方的“一方水土”所衍生的,其行业的来源乃取决于地理原因,而二行业的兴衰变化乃取决于历史原因。如今郊尾地方田中虽无蔗,但街面却仍有食糖在销售,且价格也不算很高,说明本地蔗糖的衰落很多是由于市场竞争不过人家的科技原因。
二、布行、豆饼行、肥粉行、洋灰行等行业
郊尾街的布行、豆饼行、肥粉行、洋灰行等行业乃是来源于糖行和桂圆行的对外贸易转销而来的。
宋《仙溪志》载:“砂糖,捣蔗为之,太平港藉此贩易。”太平港,处于枫亭霞桥地方,早期的通商港口,旧时郊尾地方与外地通商贸易,都是从枫亭霞桥装货下船,从水路上运行往本省的莆田安头(涵江)、福清和福州等地,然后转运江淮苏浙等地销售。自从民国17年(1928)通往省城福州和通往县城仙游的两条公路贯穿郊尾之后,郊尾地方对外通商贸易的路线,一部分货物仍从霞桥水路运行,而更多的货源则是从陆路通行,通往温州、苏州、上海各地。他们将郊尾地方的土特产,如龙眼干、赤糖、冰糖、蜜枣等运往各地,换回了布匹、肥粉、洋灰(水泥,本地人称为“红毛灰”)等外地货在郊尾出售贩卖,这样便在郊尾地方形成了新的行业。
为此说,郊尾街最早出现的糖行和桂圆行二行业,既引发了甘蔗的大面积种植和龙眼果树的大片栽培,推动了郊尾地区的农业和种植业的发展,同时也衍生了布匹、肥田粉、洋灰等行业在郊尾街经营,造成多行业共同繁荣郊尾街的局面。
清道光年间,林角人陈士模在郊尾街开设“瑞源”糖行和桂圆行的同时,也从外地购回豆饼(俗称豆枯)出售,当时,陈士模糖行的赤砂糖要销往外地是雇挑夫和骡马运到枫亭霞桥上船的,购回的豆饼也是从此处下船的,雇人挑,每块豆饼重约一百多斤,捣碎以作为农田肥料。早期,农村庄稼使用的肥料多是人畜尿粪、猪牛栏粪的厩肥、火烧土、草木灰等农家肥,陈士模的豆饼行给郊尾地方开辟了新的农田肥料途径,这也是商业为农业服务的一个特例。 (未完待续)(吴松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