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实(1881-1963),汉名华秋庄,英国苏格兰人。英国剑桥大学医学博士。1908年至1926年来华在莆田圣路加医院任职,历18年之久。由于他对莆田的医疗卫生、农田水利、机械加工及创建红十字会慈善事业等方面都做出积极的贡献,深为当时莆田人民所赞扬。
一、医疗技术精湛。华实博士擅长外科,来莆后开展腹部手术,成为当时莆田及周边地区率先开展手术的医师。使兴化圣教医院名声大噪(后称莆田圣路加医院)。他不仅医术高明,活人无数,而且医德高尚,心灵慈善。有一农民姚亚清患腿疾,无钱医治,致使腿溃烂生蛆,惨不忍睹,华实医师出于同情,为他施行截肢手术。痊愈后,由于生活无依无靠,华实医师又收留他在医院看门,使他终身有所依靠并成家立业。华实医师精湛的医术,在当时莆田享有“华佗再世”之誉。
二、大力扩建院校。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兴化府被废除,医院改名“莆田圣路加医院”。前任院长雷腾升任福州医学校校长,华实继任院长。为扩大医院规模,华院长趁其父母从英国来莆游览之际,捐资2万多元,扩建男女病房楼、门诊楼和医师护士宿舍楼,同时还添置了一些医疗设备和病床;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华院长又在莆田圣路加医院看护学校的基础上,向中华护士会备案,增设莆田圣路加医院产科学校,专收看护毕业女生,学制一年(后称助产特科),学校经费由医院拨发(每年大洋七千三百元),学生来源省内三十七个县,毕业后可以开业或到南洋谋生。华实院长兼任该校校长。
三、以农副业养院。为了稳定医院、学校经费及改善职工生活,华院长提倡“以农养院”、“以副养院”的办院方针,在城郊沟下购买田地110亩,建下墩田庄,外围挖灌溉渠,其中八十亩良田出租,三十亩荔枝成林,以作为医院经费开支;华实还从英国引进了莆田第一台机械抽水机,在下墩田庄抽河水灌溉良田;他在任职期间引进锯木机械,在莆田城内河边路(今梅园东路北市场附近)开设一家“瑞源锯木场”,方便群众加工木材,使莆田锯木首现机械化,他经常亲临锯木场指导工人作业。有一次,他的手不慎被锯掉三个手指头,伤愈后,他谐趣地说:“少了三个手指头,弹钢琴还很熟练”。
四、修陂筑堤结善缘。华院长曾多次修建木兰陂、南安陂和筑东角、永丰、玉湖等海堤,修筑郊下、南门、玉塘沟西诸桥,方便群众,有口皆碑。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秋,强台风将黄石东角海堤与木兰陂部分毁坏,危害农田水利。华院长受县知事委托四处募捐,得缘金33728元,雇工修复东角海堤和重修、翻修木兰陂,历时三年之久,免除洪水决堤之害,造福莆田人民;为了方便群众交通,华院长把筑堤(陂)剩下的一万三千多元移修城郊下浦村“郊下石桥”(该石桥系城涵必经之官道桥,因匪乱被毁)。他对修陂、筑堤建桥等工程,总是抽空亲临工地督促参加,并与当地群众、民工生活在一起。
五、创建莆田红十字会。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杨持平率安溪民军来莆,会和莆仙民军(俗称“南军”),进攻驻莆涵两地的北军,双方激战数月,伤亡惨重。华实和兴化中学校长关陈谟等地方人士创建万国红十字会临时支会,华实当选理事长(加入该会的,每人交银圆二十五元为会费,领取证章,在住屋贴上红十字标志,就可以拒绝民军入内搜查)。次年,中国红十字会上海总会函令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莆田分会”。该会救护伤员,筹集款项应对北军勒索,使莆田百姓免受洗劫、糟蹋之苦。华实院长出面向开战双方调停,由他充当谈判的中间人,划莆田为北军防区,仙游为南军防区,战事遂告平息;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粤军许崇智攻闽,闽督李厚基逃走,北军溃败,退出莆田。为防北军溃退扰民,华实又以红十字会名义募捐400多银元,赠与北军作为遣散费;1925年,福建军务帮办王永泉被军阀孙传芳所逐逃至莆田,莆城关遭兵匪抢劫骚扰。华院长又以红十字会名义为军队筹款,责其不得扰民,莆城关得以安宁。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6月25日,他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红十字会第二届全国会员大会(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留有当时大会合影照原件,省红十字会留有影印件)。莆田红十字会的创立,在当时莆田南北军阀内战时期为调解冲突,平息矛盾,救护伤员等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莆田各界人士为纪念华实在莆田所作的贡献,纷纷捐资(华实本人也出资部分)建了一幢英式楼房,命名为“华实产科院”,提供科学接生以及之后作为圣路加医院卫校培训助产士学生的实习基地。同年,华实院长任期已满回国。临别时,莆田社会各界人士、群众千余人列队数里欢送,一直送他全家往三江口港乘轮船。一路上,遇村都摆有香棹,上面放镜一面,水一盆(意为清如水,明如镜),旁设一只炉焚香木,为他送行。
华实博士在莆服务十六载,精通汉语,莆仙方言。一个洋人,不远万里,离乡背井,为莆田地方办实事、办好事,他的所作所为深受当时莆田人民的欢迎,信仰和爱戴。 (姚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