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郊尾街早期行业的来源及其变化
【发布日期:2013-05-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四、碾米厂
郊尾街第一家碾米厂创办于民国21年(1932),办厂的是郊尾人,碾米厂的原址即是现在的真耶稣教堂。碾米厂,本地话称为“器砻”,意思是说“用机器拖的砻”,这是郊尾首家采用煤气内燃机为动力配碾米机的机器加工厂。
在这之前,郊尾地区的米、麦等谷物粮食加工,均是靠人力用砻脱谷壳,用石碓石臼舂去米皮,用竹筛筛米碎,也有用牛力、水力碾米,磨麦粉。其中的砻为竹篾编成圆盘形的碾谷农具,上层为“砻碗”可装稻谷;下层为圆柱形,磨面为竹片砻齿。拖砻时手扒砻钩转动,通过上下层砻齿磨掉谷壳,筛去糠片便得白米。舂米使用“手碓”或“脚碓”,稻谷倒入碓臼后,经舂击、筛糠、出米三个工序。
郊尾街第一家碾米厂因是首家开办没有经营的经验,不久便于亏本时将厂房卖给真耶稣教会作为礼拜教堂,杨寨人杨志泮便在教堂对面(即下街尾)接着继续开了碾米厂。不久埕边人许福添也在郊尾外街车头、梅洋人黄户昭在下街,也陆续开办了碾米厂,再后来,埕边人许美九也在车头开了最后的一家碾米厂。
1951年,政府将私营的碾米厂划归郊尾供销社经营;1955年,在郊尾街成立郊尾粮食管理站(简称郊尾粮站),主营粮油加工;1959年起,各大队相继办起碾米厂,改革开放后,私营的粮食加工厂在各村都有开办,于1995年郊尾社区的原车头生产队刘金辉、卢春德、阮木森和下街生产队周黄肿也随形势在车头原生产队队址改办了一个碾米加工厂。二年后,由 于扩宽公路拆迁,该加工厂就迁移到郊尾岭,由阮木森两儿子阮贵文和阮贵民兄弟接承开办。
五、酱行
民国35年(1946),来自晋江的杨开府与境内几家商户联合在郊尾街开办“源和酱行”生产商品化酱料。在这之前,境内只是家庭式制豆酱,即在每年大暑前后,人们把煮熟的大豆拿到大太阳底下晒,利用高温将其晒干之后,凉放数天,让其发霉发酵制成酱米,自制自用。同时也用相同方法腌制豆乳。1954年以后,经过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私营酱行归郊尾供销社经营,当时从业人员5人。以大豆、种曲、红糖、食盐等主要原料,生产大众化酱油、酱料,有目眉甜瓜、缸底菜头、豆酱、梅酱、姜片等特色品种应市。一般年产量100吨,产值10万元,是当地群众作为“饭配”所喜爱的调味品。
六、米粉作坊
来自莆田的华亭人许德宝、许文通兄弟,解放前在下路岭开设米粉作坊,解放后迁居到郊尾过桥地方,并继续开设米粉作坊,1956年入社后,作坊停止生产。
作坊设备简陋,只一架木制的轧丝机和几十屏篾屏供晒米粉之用。米粉,又叫“炊粉”,在外称为“兴化米粉”,为莆仙特制名优食品,驰名海内外。米粉色白丝细,味美,加佐料可煮成汤米粉或炒米粉,耐储藏,便于携带,乃用上等大米制作,经磨浆、炊粿,轧丝、摊分,最后晾干、扎束为成品。
七、灰窑
民国37年(1948),过桥周彩、周玉梅、周玉枝父子和顶街阮金锥各建灰窑一个,为当地人烧制白灰,以供建筑之需。灰窑生产是以虫代 壳为原料,烧壳灰,制白灰。随着水泥行业的发展,白灰许多的建筑功能逐渐被水泥代替,其销量日渐减少,再加上1956年入社后,过桥周玉枝的灰窑停业。阮金锥灰窑至1983年也停止生产。1983年,在吴厝也有一处加工白灰成灰浆。
灰窑行业在郊尾街消失是因科技的发展和历史时势的原因所致。 (续完) (吴松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