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杨万里题诗送别的南宋名臣林子方
【发布日期:2013-05-2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莆田阙下林氏族谱中关于林子方的记载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一首至今万口传颂的咏西湖荷花七绝诗,诗题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的作者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等职,南宋杰出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上自成一家,创造了新奇幽默的“诚斋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
这首诗写诗人清晨步出净慈寺,送别友人林子方到福建去做转运判官,看见西湖的十里荷花,触景生情,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杨万里这首西湖咏荷诗,华美中见壮阔,明快中见豪放,至今脍炙人口,长期以来被作为古诗名篇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杨万里在诗题中提到的这位友人林子方究竟何许人也?历来注家语焉不详,笔者也一直不求甚解。最近见莆田阙下林氏族裔重修甘露林陵园倡议书,方知林子方即南宋名臣莆田人林枅(音jī,莆仙方言读如“街”)。经查莆田县旧志及阙下林氏族谱,可知林枅系莆田乌石山(即东岩山)下义门(今拱辰仪门)“孝子公”林攒之九世孙。枅之父林孝泽,宋宣和间进士,历知南康军,提举广东市舶,除转运判官,知漳州,除直秘阁。林孝泽是宋代著名廉吏,夜里私室读书,竟嘱咐家人不用官烛,其清介特甚。年八十余卒,诗人杨万里为其撰写墓志铭。
林枅字子方,少年时即勤勉好学,性情豪爽而胸怀壮志,慨然以大丈夫自期。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511)登进士第,授福州闽县主簿,后转福清县丞。因奏陈朝政切中时弊,宋孝宗嘉勉其“尽忠实”,除秘书省正字,参与编修《中兴会要》,迁校书郎。补外任信州(今江西上饶)太守,任上关心民瘼,力主罢征物力钱(即各种杂捐苛税),并以公帑代输物力钱,民感其德,秩满离任就道时,数千郡民高举“恋德”旗送其出境。转任广东转运判官。后移使江西,任上大力推行救荒惠政,救灾恤患,不遗余力,为瘟疫死亡者、士大夫贫困无力治丧者营冢埋葬。朝廷以“风力之士”继授泉州太守,召除直秘阁,福建路转运判官,申请豁免汀州额外税负,减放宁化、泰宁二县苗米。宋光宗即位,诏拜吏部郎中,不久除直焕章阁、江东转运副使,改知庆元府。又以直徽猷阁知福州,一如既往勤于公事,主持修筑月城四千丈。年六十二,卒于福州任上,归葬莆田华岩寺后。林枅为人刚方廉介,居官惜民财,宽民力。史称其“持节分阃(任京外要职),所至有声”,“吏畏民怀,为当世所称道”。有《林枅诗文集》二十卷存世。
后来林枅第三子林应之自义门迁阳城(今新度镇洋城村),这一阙下支系称“阳城房”,其裔孙奉林枅为始迁开基祖,阳城大宗祠及孝子祠均立像奉祀,世代谒祭纪念。
关于这首诗的含义,有网友另持一说。论者以为林枅召除直秘阁时,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抗金强国主张,也曾一道切磋诗文,可谓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后来,林子方被调赴福州任知州,杨万里为林送别时写下此诗,劝告林不宜去福州赴任。诗中之“西湖”乃指代南宋首都临安。认为诗歌第二句“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含义是:在朝廷里任职和其他地方任职是不一样的。“天”和“日”都是指皇帝。“接”有“挨着接近”的意思。“映日”即喻指受皇上眷顾。“莲叶”、“荷花”都是代指林子方。“无穷碧”、“别样红”是说仕途看好,一片光明。说整首诗的隐喻含义是:毕竟在朝为官和当地方官不一样,你只有在皇帝身边,才能有所成就,官运亨通。
以上毕竟是论者演绎的一家之言。笔者以为如此解读,于封建王朝之官场逻辑不一定能说得通。自古当京官的“伴君如伴虎”的案例不胜枚举,岂能说“只有在皇帝身边,才能有所成就,前途光明”?当然,从来“诗无达诂”,我们也不应苛求读者能把诗人的原意完全诠释准确,对以上说法不妨聊备一格供参考罢。 (林春明)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