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宁海桥(二)
【发布日期:2014-03-2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桥头将军

下江头“打铁球”

虽然宁海桥名气不如桥兜桥,“宁海初日”却如雷贯耳。在莆田,没有人不知道它是二十四景之一。古诗赞曰:
天鸡催落潮,澎湃撼桥石;
破门涌金轮,洗出海天赤。
宁海桥下游河面开阔,确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晨曦中倚栏东望,江涛海潮相互激荡,水势澎湃汹涌;天际处,奔腾的涌流缓缓地托起一轮红日,水天都被染得一片通红通红;当红日突然跃上奔涌的波涛,金色的万道霞光,瞬间穿透江流,把原本通红通红的水天,一霎那变成金灿灿的世界hellip;hellip;放眼所看到的,正是以上古诗描述的场景。难怪它能脱颖而出,入选莆田二十四景。
欣赏“宁海初日”,自然很雅,很浪漫,最好还得有点诗人气质。但也因此,古往今来,有此闲情逸致,特地早起,专程赶来体验“宁海初日”的,毕竟人数有限。当地民众虽然很骄傲本地能出这样的好景,却是天天司空见惯,容易“审美疲劳”,许多时候只能偶尔的“自豪自豪”一下,并没有或者说还不具备条件,把它当“饭”吃。看来,想发展成旅游景点,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倒是民间自己编撰的一些事关宁海桥的轶事遗闻,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地流行起来,诙谐,直接,善意,成为借眼前的桥,喻劝人们检点行为、慷慨济困、与人为善等做人做事之道的载体。
比如,不想直冲冲地批评人吝啬、小气,就婉转地说,怎么像桥兜桥下的潮水,“流入”悄无声,“流出”哗哗响。原来,这一感潮段,江面下游开阔、上游较窄,加上宁海桥十四座巨大的船形桥墩的阻碍,桥下可供江水通过的空间就更小了。所以,当退潮时,桥下游水流退得很快,一会儿工夫,就与桥上游水面形成很大的落差,并越来越大。上游水流在桥墩之间,竞相争涌跌落,就像一道道巨大的瀑布,势如万马奔腾,激起的雷鸣之声,远在涵江市区,夜间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而涨潮时,因为有向下涌流的江水顶托,桥下潮水竟像平潮那样缓缓地流入,几乎悄无声息。
又如,想说人家脸皮厚、不害臊,就以桥兜桥的石梁说事,说“脸皮比桥兜桥石还厚”。桥兜的桥面石,厚度都在1.2米以上,确实也够厚的了。
再如,劝人不要耍流氓,就说“千万不要学桥兜的桥头将军”。原来因为年代久远,曾经有一尊桥头将军的石雕像断了一条腿(现在看不到了)。老百姓就传得有眼有鼻子,说是桥头将军年轻力壮,耐不住寂寞,一天晚上化作小伙子,入村调戏良家妇女,被人痛打断了腿,却突然失去踪影,村民们四出找寻,怎么也找不到。第二天,却发现好好的一尊桥头将军断了一条腿,想起昨晚村里的一夜折腾,大家才恍然大悟。
宁海桥南头叫“桥兜”。“兜”者,环绕也。这环绕桥头的“桥兜”,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大却挺繁荣的集市,因为有点小名气,后来干脆把周围的村庄拼起来叫“桥兜村”。宁海渡时期,南渡口虽没有 “桥兜”这个名字,但已经是这一带人流、物流的中转地,具备了集市的初胚形态。宁海桥一通,经此中转的行旅、商贾显著增多,经水路来此中转的货物也显著增多,于是相关的商铺、仓储、饮食、服务也随即迅速发展起来。据记载,当年老百姓已把它称之为“桥兜街”,大几十米长的街面,全用花岗石铺就,两旁布满了杉行、豆饼行、竹品店、糕饼店、中药店、各类小吃店、打铁铺等等。街与桥的衔接处,不知何年起,建有一座双层的观音楼,上层供奉观音佛像,下层是通道,通道两旁摆有条石,可供行人休憩。夏日时,当地人常端上一海碗的饭,再夹个装菜的小碟,三三俩俩地坐在条石上,一边吃饭一边乘凉,还一边大声地天南海北、家长里短。楼下两侧的墙面上,贴砌有数块从明到清各个时期重修宁海桥的石碑。可惜此楼于十年动乱期间被拆掉,石碑也多数毁失。
宁海桥的周边,还有不少的好去处。比如:桥南东头的“梅妃故里”江东村,还有一座完整的建筑——浦口宫。郭沫若说的“梅妃故里传犹在”正是这里。桥北的堤岸旁,有当年越浦大师与桥同时建造的吉祥寺,以及后人为纪念越浦大师而修建的石幢塔。桥的东北面,是莆田著名的白塘湖,与“宁海初日”齐名的二十四景之一“白塘秋月”就在此处。桥两头的镇前村和下江头村,有莆田最负盛名的民俗活动“打铁球”(民间叫法,实为上身赤膊,自己用系着满是锋利钢刺的圆铁球,不断击打自己的背部)。若意犹未尽,还可以从宁海公路桥的两头钻下去,猫着腰走走真正的宁海古桥,体验凭吊一番。我们一行就曾这样走过几个来回,说老实话,必须不断躬着身穿越,心中真不是滋味,是打破了各种调味瓶的那种,“五味杂陈”,说也说不清楚。(阿钵)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