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顾全大局迁家园 背井离乡甘奉献 ——东圳水库建设之移民赞歌
【发布日期:2014-03-3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巍巍矗立的大坝横跨延寿溪,桑叶形的库面烟波浩淼。她就是曾经牵系了一代莆田人梦魂的大型水利工程东圳水库——莆田的命脉。
“老人神驰议论热,旧事依稀如梦游”,“回忆故园影尚在,地貌风俗概不遗”,这是常太镇原霞田村移民在“不觉少年变老人”后,于2004年手绘如今在水库底的霞田全貌示意图序中所述,那可是他们心里一段刻骨铭心的家园记忆。
我们的视线,定格在特定的历史时空。
缘起
1956年秋季,原莆田县县长原鲁山上任后第一年,莆田遭受特大水灾,南北洋受淹三昼夜,农作物受灾20多万亩,晚稻损失大半,海堤崩溃400多处,房屋倒塌近万间。抗洪救灾结束后,县委、县府领导下定决心“治理莆田水利命脉”。
易旱易涝,灾害频繁,农业歉收。兴建大型水利工程,改变这一切制约民生、经济的难题迫在眉睫。
在国家水利部的重视和支持下,东圳水库作为福建重点水利工程给予立项审批,由省水电设计院负责勘测设计,是当时福建第一大水利工程。
修建东圳水库,意味着水库淹没三洋、岑下、长基等七个社的土地1.17万亩,需要移民2666户、13382人,拆迁房屋14847间。
诚然,移民问题成了水库建设中的一大难题。毕竟,这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而常太又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老区,当地群众为新民主主义建设已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修建水库又要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的牺牲。当时,原鲁山这位山东汉子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想到副县长张坤是老地下党员,对老区群众怀有深厚的革命感情,便请老张出来担任移民委员会主任,并调孔令杞当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原鲁山又提出移民工作要跟踪三年的要求,不仅要使移民有房住、有地种、有饭吃,还要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准与当地群众持平。县、区、高级社领导和移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多次深入群众,挨家挨户宣传工程建设的益处,详细介绍建设东圳水库将发挥防洪、发电、灌溉的综合效益,对促进莆田的经济建设,改善南北洋旱涝之灾的积极的作用。过细的思想工作,移民们终于一致赞同和拥护政府的决策,舍小家、保大家,在国家利益与眷恋故土二者之间,选择了前者,使迁往庄边、大洋及邵武等地的老区民众做到:思想通、认识高、行动快,没有一人拖后腿。
2666户13382人大搬迁
1958年6月,随着东圳水库破土动工,也拉开了库区移民的序幕。
“记得,当时离别故乡时,依依难舍,向没有受淹的村民及亲戚朋友挥泪告别后,我们这些受过洪水洗荡的灾民就挑着不多的家具、农具,扶老携幼,徒步来到常太岭头尾。县里调来两辆货车,每天往返新县三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只好人货挤在一起。货车沿着坑坑洼洼的山区公路颠簸到达新县。为了赶时间,休息片刻,大家沿着小道向大洋进发,小孩用篮子挑,老人用担架扛,艰难地登上新县旧厝岭。”提起离别的伤感,往事在不少移民老人眼前浮现。
据介绍,东圳水库自1958年6月动工建设后,库区陆续进行移民,大部份移民集中在1959年。多数移民是从低处往高处移, 搬迁不离常太镇境内的迁往莒溪、山门后溪、刘坑、利车、照车、长基等村落,其中原洋边村部分移民迁往同村地势高的自然村,之后又迁往山门后溪,最后又迁往接近黄石镇的一国营农场,历经三次搬迁;另搬迁出常太镇境内的有搬至现城区新塘及北磨的有近百户,搬至西天尾洞湖口的有两村百多户,搬至华亭镇后角村的有百多户,搬至庄边镇的有百多户,搬至大洋乡的有百多户,搬至莆田之外的建瓯山区的有一百多户hellip;hellip;截至2006年6月,全市登记东圳移民4379户29192人,分布在如今的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等地。
难以忘怀的记忆
奉献,是移民一首壮丽的赞歌。
2666户13382人大搬迁,可不是一件小事,是建国以来莆田最大的一次移民潮。首先得过心里这个坎。
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离开魂牵梦萦的故土,这是怎样的一种伤感?的确,最难别离是故园。作为莆田人,尤其是对自己的出生地,有着深沉的情感和刻骨铭心的爱。对于许多长者而言,更是如此。对于常太移民来说,修建水库,意味着他们必须离开这块生育养育他们的土地,故园永留在库底里了——
随着水库的建设的进展,一批又一批的当地农民离开难舍难分的故土,拆掉祖祖辈辈居住过的老屋,砍掉亲手培育起来的果树,翻山越岭背井离乡hellip;hellip;
55年后,常太村利洋组乘风生产队,移民们围坐在历经二次搬迁的移民许梅凡家里。忆起搬迁,都说想想就会哭。苦、累、难,成了移民们共同的记忆。他们说,什么叫移民,移民就是把自盖的房拆了,一片瓦、一棵杉、一柱梁,一样一样地搬;家具物什也是一样,一样一样地搬,靠的全是一支扁担、一副肩膀,肩挑手提地走山路。过去的年代,盖个房子不容易,一家子勒紧裤带省吃俭用修起来的房子,有三间厢、五间厢,平房、楼房。有刚住不久,还没喘口气就得亲自把房拆了的;有刚盖好,还没住上就得拆了的。移民们舍不得拆,舍不得走,可又不得不拆、不得不走,因为国家要搞建设,总不能拖后腿吧。
84岁的蒋玉莺娘家在常太村利洋组,家原来在水库底霞田村田边生产队。当时移民可以投亲靠友,她就投亲娘家来。老人看起来精神头不错,她说,公公原来是杀猪的,未移民前公公已在家里盖了五间厢,丈夫林国林在常太供销社上班,有两个儿子,小的才1岁多,田地平坦,小日子过得还挺平顺的。要修水库了,得移民搬迁,蒋玉莺说,咱想着,响应政府号召也是光荣的事,苦的就是无劳力。她单个人搬,累得无皮无骨,公公有哮喘病,孩子小,丈夫上班,晚上也经常开会,忙得无暝无日。过去劳力卡的紧,娘家人又得去赚工分,指望不上。她一天得挑八、九回,早上四、五点就起床,吃了早饭就去挑拆下来的瓦、杉、椽,挑三趟;吃了点心又挑三趟,午饭后又挑三趟。阿嫂抽空帮她挑了两天,她自己总共挑了一个多月,肩头挑得都是伤,因来不及挑,瓦还丢了几千块呢。难忘的是,有一次挑了沉重的水缸,都快到地儿了,摔了一跤,水缸破了,她当场就哭了。那时候吃食堂,食堂里仅分一个人的饭,她大都留给孩子吃。那时饿呀,鸡冠草、田斗草、九尾草也采了吃。家里的锅端起来,锅下是一点炉灰也无。穿的那是千补万补,白天穿的,晚上得洗了烘干,留着明天挑担再穿。杉挑来还没劳力盖,住的是别人家,1960年住上集体厝,不久遇上台风,集体厝土柱子崩坏,房又倒了一半。真是苦呢。丈夫林国林补充说,霞田村的大多迁往庄边镇黄龙村,靠肩挑手提,翻山越岭地,那就更难了。林国林后来调到莆田第二自来水厂,后又调到莆田县政府,忙于工作,整个家庭重担都压在蒋玉莺身上。蒋玉莺说,公公身体不好,搬迁后又生了俩小孩,得伺候老的,照顾小的,生了小孩产期没人洗衣物,她落下了关节炎的病。1980年后,家里终于盖起了五间厢的两层土墙房,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未完待续)(刘爱红 易振环 韩冰)

这是一幅原常太镇霞田村全貌示意图,是当年的少年在“不觉少年变老人”后于2004年手绘如今在东圳水库库底的家园图。一幅思乡图,承载了移民们多少故园的记忆,容纳了移民们太多太多的情感。霞田村的移民大多迁往庄边镇黄龙村。当移民们站在这幅示意图前,热切地介绍哪是他们肥沃的田,哪是他们美丽的家,眷恋与不舍仍写在他们的脸上。

附老人们题写的原常太区霞田乡全貌示意图序

时过境迁往事多
聚会聊天话不离
老人神驰议论热
旧事依稀如梦游
回忆故园影尚在
地貌风俗概不遗
霞田隶属常太里
有山有水大平原
土壤水利条件好
作物收成产量高
东西连贯数华里
千家万户紧相连
地形地貌各具异
大小村庄姓不同
陈林蔡余欧许关
张邱吴蒋赖郑等
经济来源农为主
农闲兼干肩挑活
乡间来往交通便
凡事活动不误时
文化教育论山里
大学资历数十余
周边毗邻六个乡
文化赛事常主持
百姓信仰教不同
民间信奉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