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厝村是涵江镇新港村附近的一个偏僻的小村落,是莆田县内唯一的“磨镜”专业村。因为“磨镜”这种手工工艺,过去是人家的生活饭碗,所以按传统旧例,在直系亲属中,只传男不传女,更不肯传授给外来的学徒。所以庄厝村几百年来,一直是一个古老的“磨镜”专业村。
据了解,自清同治年间至解放前夕,庄厝村仅有二三十户人家,百来号人口,但几乎户户都有一担“磨镜担”,丁壮较多的家庭,一户还有二担的。总计全村的“磨镜担”,不少于30担。
每天天刚麻麻亮,村内的“磨镜担”就陆续出村了。磨镜的担子是用木制的,小巧轻便,配有小抽屉、小橱子。担子的一头上面是个小工作台,抽屉内安放着各种操作工具;一头上面是个玻璃柜子,摆放着铜锁、铜门圈、铜箱扣等样品,以示“磨镜”师傅的自身手艺和兜售新样品。他们挑着担子行走时,手里抓住一串两两依次半覆而以细绳相连的七八片长方形的小铜片,俗名叫“浪”;前后摆动,发出“锵,锵,锵”的有韵律的拍打声。这种声音,就是“唤头”,用来招揽顾客的。人们一听到这种特别的声浪,就知道“磨镜担”来了。
“磨镜”师傅挑着担子穿街走巷,足迹遍及县内的城关、涵江、江口、梧塘、黄石、笏石等城镇,还不辞劳苦,翻山越岭到过山区的许多村庄,最远的到邻县福清的棉岭。他们出村“磨镜”,因路远,加上是步行,所以往往必须在外地过夜。
“磨镜担”的业务范围很广。早前,他们是以打磨铜镜为主的。在玻璃制品问世之前,妇女们梳妆用的“镜子”,是用铜制成的,叫铜镜。但铜镜用过一段时间会生铜蚀,就必须重新打磨,使之保持光亮,才能映出形象。据老师傅介绍,当年打磨铜镜时,是用水银和一种药水,反复磨砺,直到它重新发亮为止。与此同时,他们对铜器的制作和修理,如铜门饰、铜柜饰、铜帽饰(小孩帽上的铜制饰物,如“寿星”鸟兽、花卉等形象,旧时,人们以为铜是贵气、吉祥之物)、日常生活用的铜锁、铜水烟筒、铜茶壶以及宫庙寺院和人家用的铜烛台、铜香炉等等,都是他们拿手的工艺。
玻璃制品问世后,磨铜镜的业务日益衰微下去了,他们就专营以各种铜器为主的业务了。
民国初期,盗匪出没无常,打家劫舍。各乡村尤其是富裕人家为了防匪抢劫,多备有“牛腿锍”以自卫。“牛腿锍”损坏了,尤其是枪机上的顶针损坏后,颇费工夫修理,特别是淬火这道工序,是关键技术,非庄厝村的“磨镜”师傅来修理不可。
“磨镜”师傅还会精制一种小巧玲珑的铜剪刀(俗叫“花剪”)。民间传统习俗,人家喜事所供的斋品或赠送亲友的礼物上面,都要放着一朵红纸花。这种“红花”,就是用“花剪”剪成的。庄厝村“磨镜担”所制售的“花剪”,远近闻名,每年下半年尤其年底至春节、元宵中,是旺季,一般每天每担可售出“花剪”二三十把,有时在半路上就卖光了,只好回村再拿以应市。至今,还有人特地到庄厝找“磨镜”师傅“定做”“花剪”的。
肩挑的“磨镜担”发展成为“打铜店”的,也有几家。大约120年前,涵江鳌山村人名叫黄三十晚的,他起初也是挑着一副“担子”,凭着一身手艺,周游四乡,修理平头铜锁,制作箱柜的各色铜饰,花样宜人。(他还会修补碗、瓶等古瓷器,俗叫“补碗”,那是另一种专业)后来,他就在涵江打铁弄开设“通兴”号打铜店,生意红火。并传艺给他的两个儿子天寿、天福继续经营。后由他的孙子黄文珍、黄文荣继承手艺,至今已历三代了。
庄厝村“磨镜”的老师傅中,有不少名手。清末民初,以林春龄、林阿静等人首屈一指。上世纪30~50年代,则以林阿粦、林阿銮、林阿万、林阿桃等人为最著名。
现在,庄厝村年青的“磨镜”师傅,大胆引用机床等机械配备,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艺术技巧,铸造大中型的铜质铸品,获得成功。如他们为侨乡江口镇的东岳观铸造一口大型的铜香炉,一次用铜量达1000多市斤。这个铜质大香炉,精致、大方、美观,很受侨胞的赞赏!(阿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