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从东山陈家与上郭郭家亲翁的“斗富”谈起
【发布日期:2014-06-1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在涵江一带地方,流传着涵江东山陈家与上郭郭家两家亲翁“斗富”的故事。有没有这回事实,尚待有兴趣的同志去考证。但在清中叶以后,东山陈家和上郭郭家确为涵江一带地方的两大巨富,这是事实。一是靠航海起家的;一是由当官购置田地收取田租而致富的。现将有关这两家的资料,整理如下,也可以看出从清中叶以后至民国初年涵江社会经济的一个侧面吧!
东山陈氏
涵江东山是指介于紫璜山和青璜山间的一段地带,即现在苍然村地方。据有关记载,南宋陈应功即在此定居,后因人口盛衍,遂形成了东山陈氏一族。
清嘉庆年间,陈氏族人中有从事航海生涯。至清道光初年,已成为巨富,共拥有载重千担以上的“鸟槽”18艘。他们每年于“头牙”(农历二月初二日)过后出海,“尾牙”(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时回来。刚开始时,运出的以莆田山区碗窑烧的粗碗为主,先运到甲地,对换了甲地的土特产;再运至乙地,又对换了乙地的土特产;再运至丙地,这样以物易物,直至最后从东北运载豆饼回来。如果没有遇到意外风险,真是一本万利,遂成巨富,后来,运载的货物越来越多了,运出的除粗碗外,还有桂元干和荔枝干等。运回的除豆饼外,还有东北的人参、山东的乾菜,江浙的绸缎等等。
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尾牙”一过,就邀请上郭郭家亲翁,来看看运载回来堆积如山的各种货物。
东山陈氏航海致富了,也就大兴土木,在苍然村地方先后盖起了18幢祠堂和大厦来。今天,大部份的遗址还有存在,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
其中最富有的要算陈仕范的父亲,真实的姓名不详,单他一家就有“鸟槽”13艘。他年过30还没有儿子,以后就陆续乞养了六、七个孩子。这些孩子还聪明,很快就学会了一套航海的技术,从事航海生涯。
陈仕范也是他父亲乞养的儿子,并受到父亲的特别疼爱。他小名阿殷,排行十五,人们都叫“十五殷”。他的学问还可以,中过举人,还捐纳了一个布政使的官衔。他所兴建的一座花圃,有亭、台、楼、阁,有迁回曲折的池塘,有小巧玲珑的假山奇石。楼阁的窗户,都雕刻精工,各有一个样式,令人欣赏。这就是“十五殷亭”。沧海桑田,至解放前夕,这座花圃早已破烂不堪了。
上郭郭家
距离涵江镇约有二公里多的上郭村,是郭姓聚族而居的地方。全村科甲有“始于宋,兴于明,盛于乾隆”的传说,也算是涵江附近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村吧!
至清乾隆年间,上郭村有好几个人中了秀才,当了廪生,还有中了举人和进士的。因此,也有人当了县一级的官员,有一人还当了鸿胪寺少卿。
当了官,有了钱,就大量购置田地,真是田连阡陌。据说在清道光年间,沟尾房郭某某只有一人,就分有田租一万四千石。直至解放前夕,上郭村的祭田几乎遍及涵江镇西北面的新港、后郭、利墩、周墩、铺前、西亭、柯塘、七步、都邠码头、安仁、大桥头、龙山和梧塘的后亭等村。每年收租季节,稻谷放在广场上,连旗杆石都被遮盖了。郭家亦为显示自己的富有,特地邀请涵江东山陈家的亲翁前来看看。在旧社会,这叫做门当户对了。同时,他们也大兴土木,曾建造有二进的“五间厢”和“七间厢”十多座。今天,这些遗址还是到处可看到的。(白石)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