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熙宁桥
【发布日期:2014-06-1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熙宁桥

熙宁桥墩

玉湖公园

千百年来,熙宁桥既灿烂辉煌,又风风雨雨。它伴随着母亲河、南北洋,一次又一次地经历了安定时期莆田的鼎盛、动乱年代莆田的沧桑;它忠实地记录了兴化大地的古往今来,见证了木兰溪畔的荣辱盛衰。它一直是木兰溪的骄傲。

出荔城护城河旁的天九湾,不过三里地,便到了熙宁桥。同宁海桥一样,没有多少人知道它有一个这么文气十足的名字,大家只知道它叫阔口桥,一代一代的都这么叫它。
大概得益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熙宁桥居然远胜木兰溪上的众多桥梁,一举夺得了三个“第一”,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第一个“第一”:熙宁桥是木兰溪上的第一座石梁桥,比宁海桥足足早了200年,比仙游鲤城南门桥亦早了12年,是横跨木兰溪众多桥梁中的元老。
熙宁桥之前,这里是“白湖渡”。白湖渡口距离府城地近,是横渡木兰溪,通往沿海的要冲,位置的重要和交通的繁忙可想而知。那时的黄石,繁华不逊涵江,南洋的开发已成一定气候,沿海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规模, “白湖渡”这种交通形式已完全适应不了大流量的物流、人流。于是当地在宋熙宁年间 (1068-1077)应运创搭了浮桥,初名“通济桥”。北宋邑人郑叔侨诗曰:
千浔水面跨长桥,隐隐晴虹卧海潮。
结驷直通黄石市,连艘横断白湖腰。
看!说得明明白白,熙宁年间,“横断白湖腰”的是连艘浮船架起的长长浮桥。
浮桥改建为石梁桥,是宋靖康元年(1126)的事。志上说,是当时的太守江常倡建石桥,继任太守张读续建完工。之后的大几百年间,熙宁桥虽几经垮塌毁损,又几经重建修复,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一直延续至民国年间。
石梁“熙宁桥”,长110米、宽5米、高10米,7墩8孔、每孔架石梁9块,共72块。每块石梁半米见方、长12米。桥面有石栏杆、柱头装饰有姿态各异的石狮,桥北建有方形石雕佛塔和熙宁桥碣。大概因为熙宁桥石碣的缘故,人们常常误以为石梁桥建于宋熙宁年间。
第二个“第一”:熙宁桥是木兰溪下游第一座被改造为公路桥的石梁桥。古老的石桥算是尽了自己的超常能力,为现代运输作出了分外的贡献。
20世纪初叶,莆田沿海在对外经济上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木兰溪南岸及沿海的经济,在莆田的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石梁熙宁桥越来越难以适应越来越大的物流人流。于是,1931年当地把原桥加宽至8米,最早建成二车道的公路桥,让刚刚起步的汽车运输,畅通于南洋及沿海各地。
1953年,三座桥墩底座被部分淘空发生倾斜,导致桥面石梁扭折断裂。因经费所限,公路部门以当时最通行简便的做法,临时用木料架设桥面,想不到这一“临时”,竟然一直“临时”至20世纪70年代。
1977年,老桥实在不堪重负,公路部门咬咬牙,加大改造力度,在每个桥墩位上分别加高3-4米,浇注钢筋混凝土横梁悬臂,架设钢筋混凝土板,把桥面加宽至13米。大家都想,这下子应该很长一段时期可以高枕无忧了吧!谁也没料到,改革开放的大潮竟是如此的迅猛,连给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湄洲湾的大规模开发、三资企业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的全面崛起,逼得一条条公路拓宽了又拓宽,不知什么时候才是尽头。眼看着好不容易加宽了的阔口桥,马上又成了制约南洋、湄洲湾、沿海公路交通的瓶颈。
2002年10月,面对暴涨的运量,公路部门痛下空前的决心,全面改建阔口大桥。这次改建,称得上是颠覆性的创新举措。设计保留原熙宁桥,以旧桥为中轴线,在左右两侧分别修建两座平行的各宽为13米、长为113多米的二车道单行新桥,每座新桥都配一条5米宽的人行道。新桥启用后,旧桥停止使用,“光荣退休”,“安享清福”。新桥上部为“单跨哑铃型钢管混凝土下承式系杆拱”,造型新颖美观,刷上鲜艳的桔红亮漆,远远望去,仿佛近千年的古石桥两旁,骤然从水面上飞升起两对艳丽的半圆形彩虹。
第三个“第一”:熙宁桥第一个从木兰溪主干流上全身退出,成功转型为北洋水系的大型内河桥梁。
1998年12月,莆田市拉开了宋代木兰陂建成之后最大规模的下游主河道治理的序幕,熙宁桥所处的河段恰好是首批开工的实验段。自古以来,主河道在熙宁桥的上下游各拐了四个大弯,这也是当初熙宁桥选址考虑的最主要原因。下泄的洪水和上涌的潮汐,冲击力分别经过四大弯的消耗,扑到桥下时,水势力度已近衰竭。所以,熙宁桥能在这里巍然屹立近千年。实验段工程就是“截弯取直”,开挖新河道,把上游的第一弯和下游的最后一弯直接连接,大大缩短河道距离,也减少排洪时间。实验段于2004年5月峻工通水。从此,木兰溪河海交汇的主河道,彻底与熙宁桥告别,熙宁桥成为了一座纯粹的伫立在静静的淡水之上的“内河桥”。原来一直陪伴着熙宁桥的上下几道弯感潮咸水河道,也一齐并入了北洋淡水水系。
从咸咸的白湖渡,到闲闲的熙宁桥,弹指一挥,已是越过了千年。千百年来,熙宁桥既灿烂辉煌,又风风雨雨。它伴随着母亲河、南北洋,一次又一次地经历了安定时期莆田的鼎盛、动乱年代莆田的沧桑;它忠实地记录了兴化大地的古往今来,见证了木兰溪畔的荣辱盛衰。它一直是木兰溪的骄傲。
意外的是,如此盛名之下的熙宁桥,至今却仍给自己留下了一个谜团,任凭后人纷作猜想。
熙宁桥的前身是白湖渡。“白湖”二字,既充满诗情画意,又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村名。白湖村是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陈氏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人称“玉湖陈”,玉湖陈氏,诗书传家,家世显赫,号称“一门两丞相,九代八太师”,声名影响可谓如日中天。从白湖渡口到连艘浮桥、到花岗石梁桥,本应顺理成章地名曰“白湖桥”或“玉湖桥”。可是历史偏不。宋绍定年间,邑人林靖手书遒劲古拙、中规中矩的“熙宁桥”三字,人们把它刻成石碣,立在桥头,一“石”定音,从此便铁板钉钉地是“熙宁桥”了。以年号命桥名,也算是别出心裁。后来,因为陈氏一族举旗抗元,遭受残酷镇压,连白湖村都不能叫了,只好变成了流传至今的阔口村。倒是现代的政府,斥巨资在这里,在熙宁桥畔,建起了“玉湖公园”,并立玉湖陈氏祠堂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有敏感的商人,一把接过“玉湖”二字,把项目命名为“玉湖”什么什么的,以期扩大知名度,抢占商机。
如今,熙宁桥虽已退居“二线”,不再直面河海的交汇激荡。但它仍像身体健硕、饱览世事的睿智慈祥老人,静静地伫立在木兰溪的旧河道上、新建的玉湖公园旁,日夜守望着母亲河的子民们。它更像一座收藏丰富、记录详尽的博物馆,随时让母亲河的子民们,细细体味木兰溪两岸的辉煌与沧桑,细细体味先民们创业的智慧和艰辛。 (阿钵)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