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谜面】一只马马不吃草,“达天”(每天)路上跑;跑到一铺“腊”(只)一“亏桧”(一口气),一停下来就放臭屁。
【谜底】宝马牌小车。
【解析】本谜语是应用比喻和双关语的修辞手法,把小车比为不吃草的马,把停车时排尾气比作是放臭屁。谜语中以小孩的口气称为“马马”的是双关语,表面上是指马,实是暗指“宝马”,因为“马马”的前字“马”和“宝”是谐音,是用白读的音,而后面一字“马”的读音,是用文读,读成ma的去音。“几十里lsquo;腊rsquo;跑一lsquo;亏桧rsquo;”,乃是暗指宝马车跑得非常快。
2、【谜面】一间厝里“红骨骨”,一只鸡公盆里“泼”(蹦跳);盆边芋薯“芜”(烧烤)“了了”(很透火的意思),两只乌鸦“道握”(啄)呀“道握”。
【谜底】打铁。
【解析】本谜语是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在风箱作用下忽升忽落的火比作在蹦跳的红公鸡,把火炉灶比作盆,把被煅打的铁块比作是“芜了了”的芋薯,把一上一下运动的两把铁锤比作是两只在啄芋薯的乌鸦。炉火映得满厝间“红骨骨”,把打铁店中的环境气氛渲染得非常浓厚。同时在各种比拟中,也把打铁的情景描绘得十分真实而生动。
3、【谜面】木架竹竿“还”(垂挂)幔旌,“当秧”(中间)“淘”(叠)麦煎;麦煎“提”(折迭)格四角角,专门招待“生份”客。
【谜底】招待所床铺。
【解析】本谜语是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蚊帐比作幔旌,把被子比作麦煎。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招待所设备比较简陋些,单就床铺设备来说,只是在木板床两头支起一对木支架,上面横了两根竹竿,叫做“蚊帐架”,挂上了蚊帐。木床板上铺上一张草席,草席上迭放了一床干净的棉被,就算是供客人睡觉的客床了。通过这个谜语,可以窥到当时的招待所设备之一斑。
4、【谜面】圆圆“两曲良央”(两圈),“当秧”(中间)开天窗;天窗“搓”(涂)黑黑,“腊”(只)遮两粒珠。
【谜底】墨镜。
【解析】本谜语是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眼镜比作天窗,把两只眼睛比作两粒珠。戴墨镜“lsquo;腊rsquo;遮两粒珠”有两种功用:一是不让强烈的阳光直接照射到眼睛里,也就是避免紫外线的侵害。另一种功用是由于眼珠有缺陷,或双眼有些凹陷,戴墨镜就能起到遮丑的作用。当然,有些小青年戴上墨镜是为了装酷,这是时尚所使然,其实也没什么可非议的。
5、【谜面】手“汗”(提)盾牌双股剑,游“列燕”(转游)各乡巡四境;不找天罡“格”(与)暗鬼,专找地煞“许”(那)踪影。
【谜底】拾粪。
【解析】本谜语是应用比喻和双关语的修辞手法,把粪筐比作盾牌,把夹粪叉比作双股剑,把猪、牛等家畜的粪便比作地煞的踪影。其中的地煞踪影,表面上说的是一种魔怪,实际上是暗指地上大煞风景的粪便。“游“忍燕”(转游)各乡巡四境”一句,表面上好像说是巡察村庄四周以保安全,实际上就是巡寻哪处有粪便,故此说是“专找地煞许踪影”。谜语中的“天罡”是虚说的,特与“地煞”成对应而引出了“地煞”一词来。(吴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