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阳
林光朝(1114-1178)字谦之,号艾轩。学者称其“艾轩先生”“南夫子” 莆田县连江里(今荔城区黄石镇郑庄村) 人,后迁居南门外。侄林季成 。宋代著名文学家、理学家、诗人、词人,后人称其文为世之宗,诗为莆之祖,是闽学大儒。少年好学知书,名动乡里。绍兴五年(1135),赴礼部试落第。八年(1138),再试礼部不第。不复以得失为意。从浙江钱塘名儒陆子正游,潜心学问,通六经,贯百氏。于“红泉宫”(今荔城区黄石镇东井街)办“红泉义学”,黄石青山办“松隐岩”学堂,五侯山办“蒲弄草堂”。开门教授,四方从学者达数百人。林亦之、陈藻、林希逸皆其弟子。朱熹也与之切磋学术,学问渊深,为时人所重。“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东南者,自光朝始。”人称为“南夫子”。平生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其言曰:“道之全体存乎太虚,《六经》既发明之,后世句解固已支离,若复增加,道愈远矣。”又曰:“日用是根株,言语文学是注脚。”光朝教学达20多年,曾受邀至城山、金山、福清等多地讲学。隆兴元年(1163),年五十,始以进士及第。授左迪功郎,调袁州司户参军,未赴任,乾道三年(1167),以名儒召对,批评到近臣龙大渊,于是获罪,改左朝奉,改知永福(今福州永泰县)县。洁己爱民,常与士人讲论性理之学。因大臣多次推荐,乾道五年(1169)七月,召试馆职、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翌年修成《四朝会要》一书,乾道六年(1170)迁著作佐郎,兼司勋、司封郎官。七年(1171),迁著作郎,兼礼部郎中。八年(1172),进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史职如故。九年(1173),忤知枢密院事张说,外补,以直显谟阁出为广西提点刑狱。次年,移提点广东刑狱,时茶寇猖獗,自湖北、湖南迫广东,光朝自将郡兵分统要害。朝廷迁其为转运副使,光朝以贼寇未平,留屯不去,连败贼寇。孝宗大喜,加直宝谟阁,拜国子监祭酒,兼太子左谕德。淳熙四年(1177),孝宗幸国子监,命讲《中庸》,帝大称善,面赐金紫。不数日,擢中书舍人兼侍讲。是时,吏部郎谢廓然由曾觌荐,赐同进士出身,任殿中侍御史,任命由中书经办,光朝决不奉诏,认为是“轻台谏,羞科目”。改权工部侍郎,请外,以朝散郎充集英殿修撰知婺州(今属浙江),引疾,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淳熙五年(1178)五月初六日卒,卒后,谥“文节”,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撰其神道碑 。墓在南门街,墓之西有“艾轩祠”。绍熙二年,知军赵彦励为立坊,匾曰“师儒”。光朝工文,著有《艾轩集》9卷、奏箚20卷等书。陈宓谓其不以文辞为重,而为文“森严奥美,精深简古”。其文集在宋代曾经两次编纂,林光朝卒后50年,首次由其族孙林同叔编为《艾轩集》10卷,陈宓作序;又10年后,又有其外孙方之泰编《艾轩集》20卷,刘克庄为作序,刻于鄱阳。至明代两种宋刊本均阙佚,仅存抄本,正德十六年(1521)郑岳选刊为9卷、附录1卷,今存正德刊本、《四库全书》本。《四库提要》称“然即此本观之,学问气节亦可见其一斑”。《全宋诗》卷2052录其诗1卷。《全宋文》卷4650至4658收其文9卷。《莆风清籁集》卷5存其诗5首。《兰陔诗话》云:“公,理学大儒,而词翰极工。”陈复斋称其“森严奥美,精深简古,上参经训,下视骚辞”,刘后村亦谓其文“高处迫《檀弓》、《毂梁》,平处犹与韩并驱。非虚誉也。”林光朝为宋理学家,宋朝南渡后是东南倡导理学的开山人物,林光朝三传弟子林希逸在他去世后七十年也就是淳祐八年(1248)以直秘阁知兴化军,下车伊始,召集学者讲话时说:“自南渡后,周、程中歇,朱、张未起,以经行倡东南,使诸生涵泳体践,知圣贤之心不在于训诂者,自艾轩始。” 其传承理学比朱熹早,而且思想上给予朱熹予启发 ,在朱熹开门授徒前,林光朝理学是闽地影响最大的一支。“因未尝著作,后世无闻” 。明代莆籍理学家郑岳认为“艾轩深造独得,要未易窥。抑犹在朱、陆之间乎?”全祖望也声称:“终宋之世,艾轩之学,别为源流。”二人对艾轩学说卓立于宋代理学各派中的事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皆为有识之言。后入祀莆田乡贤祠。林艾轩祠堂在城南三里。艾轩在日,倡洛学以教乡人。淳熙壬寅,士怀念不置,相与诣郡请祠;郡守林元仲为择城南隙地,建屋十六楹,以修祀事。后人在莆阳会馆设景贤堂,奉祀郑樵、林光朝、陈俊卿、刘克庄等宋代四贤。 在景德里谷城山(今黄石镇)建有“三先生祠”,宋淳祐中,郡守林希逸建,祀艾轩林光朝、网山林逸之、乐轩陈藻。藻,长乐人,师网山。网山福清人,师艾轩。林希逸又师于乐轩,故建祠通祀之,不忘学问渊源所自云,刘克庄为之记。《宋史》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