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学范
民俗具有扩布性,一种新民俗会向其它地区传播。但在千变万化的生活情境中,这些民俗在异地会被加以改造,进行适当的调适,将其置入本地区原有民俗文化传统中,这样就会在不同地域之间存在变异性。一些莆仙民俗,与外地有相同的来源或相似的作用,但版本不同。这里以几个节日食品、祭祀食品为例说明。
1、端午节吃麦螺(即织纹螺)。在莆仙,五月初三家家吃麦螺,俗话说“初三螺”。因为端午节前后麦螺产量最多,肉质肥美,是食用的最佳时令。但是麦螺有毒,现在人们很少吃,也有在初三吃其它的海螺,如花螺苦螺等。莆田靠海,饮食具有海洋特色。
在浙江等地,却是在清明节吃螺蛳。俗话说“清明螺,赛过鹅。”他们吃的是青壳螺。这种螺生活在河塘中,清明时节肉质肥美,最宜食用。清明过后,螺蛳要产仔,就会瘦下来。这种青壳螺,相当于莆仙的沟螺或田螺。
同样,莆仙夏至吃荔枝,也是在荔枝盛产质量最好的时候。
2、端午吃面。在莆仙,每年端午节五月初五的中午,一人吃一碗配料丰盛的面条。粽子在初二吃,俗话说“初二粽”。
而全国很多地区特别是北方都在夏至吃面,俗话说“冬至馄饨夏至面”。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为什么莆仙夏至不吃面,却要等到端午呢?这主要与麦子种植有关。
中国冬小麦成熟收获期由南到北从五月初一直到七月初。如河北一些地方,每年冬小麦的收获期都在6月16-20日左右,新麦登场,接近夏至,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尝新指吃新收获的农产品或其他应时鲜货。古人有尝新的习惯,这种习惯还遗留在一些节日中,一些地方仍然常常把刚收获的时新农产品等献祭给神灵祖先。莆仙地区在南方,不种冬小麦。故夏至无麦,也就不吃面。但是,面条会有的。莆仙种春大麦,一般在六月初,端午节前收获。端午就吃面尝新了。实际上这两个日子也很接近,而且上个世纪有两年,1908年和1977年的夏至正好是五月初五。
3、莆仙中秋节吃芋头、炒米粉。俗话说“芋群(记音字。煨烂的意思)米粉炒”。民间认为,“芋”与表示凑合的莆仙方言那个字同音,吃芋头有凑合着日子就过去了的意思。
外地也有这种习俗。广东潮汕各地中秋也吃芋头。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鬼皮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潮汕俗语说:“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头成熟收获的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
八月十五是土地神的生日。北方农村在这一天祭土地神时,有一款祭品就是芋头。现在这种仪式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吃芋头的习俗却留传了下来。
4、龟与红团。在潮汕的小吃中,有各种各样的粿品,即大米食品。潮汕粿品除了有食用价值外,其中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如一些红粿,印成龟状,叫龟粿,寓意长寿。潮汕一些地区有“龟粿压年”的风俗。这种龟粿与莆仙大米食品龟相当,我们在做红团时,也会做一些龟状的红团,称为龟。特别是用于清明祭祀的,称清明龟。
潮汕粿品中,还有一种捏成团状,包上甜馅,不用印模,叫“团”。“团”不送外人,只供拜祖及家人食用,寓团圆、圆满之意。潮汕历来有“先祖迁自莆田”的说法,古代有很多莆田移民在潮汕定居,这种团与莆仙红团可能有共同的来源。因此可以推知莆仙红团最早也是用于祭祖。直到今天红团最主要还是过年时用于祭祀。但作用范围扩大,用于节日,也用于喜庆。
5、隔年饭与隔年汤。在北方,每年除夕,许多人家会在神位前供一盆煮好的饭,放到第二天(即第二年),叫作“隔年饭”,寓年年有剩饭、今年还吃去年粮之意。在莆仙,隔年饭要用碗装得满满的、高高的,上面放一张红色剪纸,再插一枝三春纸花。还要有一碗除夕中午吃的豆腐汤,俗称“隔年汤”,与其它的供品一起,放在神位前,直到初一。这反映莆仙“干饭不可无汤”的饮食习惯。
民俗在不同地域之间的变异主要由于地理环境、生产条件和文化传承等的不同。体现各地区之间民俗文化的互相交流和影响,有的是移民将民俗文化转移到另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