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阳
陈伯献(?-?)字惇贤,号峰湖。莆田县金桥巷(今荔城区镇海街道凤山社区金桥巷)人。曾孙陈其志,进士。明代画家。弘治二年(1489)福建乡试傅鼎榜第2名举人,弘治十二年(1499)伦文叙榜二甲第67名进士。弘治十四年二月授南京吏科给事中,弘治十七年奏请停福建采鹧鸪竹鸡等珍异禽鸟之事,以苏民困。正德三年(1508)四月疏逆珰刘瑾罪状,被削职为民。瑾败,正德六年二月擢广东布政司左参议,分巡海北道。正德十年四月升广西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兴复“宣成书院”,作《重修宣成书院立田记》。未几,以母老乞归。结茅莲花峰下,游情艺苑,兴致翩翩,作文风格近似曾巩,绘画宗法王维,诗品亦在钱、刘之间。《明诗纪事》录有其诗二首。著有《峰湖集》若干卷。擅绘画,工山水。弘治五年,知府王弼在大道街为己酉科陈伯献、郑钊、黄铭、黄颐、方瑛、郑钟、卓文渭、谢恺、郑岳、方珙、黄开颜、邱谦、陈汝秀、郭纪、卓文澄、林齐、谢复、方良永、康恭、陈大成、方文敏、彭申、陈邦器、黄辉、李天民、黄黍、黄相、陈谦山、吴明通、林大霖、郑京、刘朝兴、郑矗立“多隽坊”。弘治十四年,知府陈效等在后街为本科进士陈伯献、吴希由、柯英、陈邦器、李廷梧、陈文滔、林季琼、李鼐立“己未进士坊”。
郑岳(1468-1539)字汝华,号山斋。莆田渠桥蒲坂村(今荔城区新度镇蒲坂村)人,至其父郑仆庵时,举家居城内金桥巷(今荔城区镇海街道凤山社区)。正德五年(1510)七月擢江西按察司按察使,次年(1511)十月升江西布政司右布政使,正德七年(1512)八月再擢江西左布政使。嘉靖三年(1524)六月升兵部右侍郎。参见莆田侨乡时报《莆仙历代六部侍郎简介》。
林富(1475-1540)字守仁,一字年富。莆田城关赤柱巷(今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赤柱巷)人 。曾祖林潜夫;祖林弥宣;父林垠;叔林塾,同年进士;前母郑氏,母方氏;弟林见、林闻;子林万潮。成化十一年(1475)十月二十五日生,行一。弘治十一年(1498)福建乡试第30名举人,礼部会试第242名,弘治十五年(1502)康海榜三甲第196名进士。明书画家,工山水。为人执法严明,刚直不阿,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擅写奏疏。授大理寺评事。正德初(1506至1510),宦官刘瑾当权,有台臣子请恤典,刘瑾下之狱,欲法司重绳之,富执不从,并下狱,廷杖三十,谪潮阳县丞。正德五年正月,然瑾憾未释,随以大理事文致,罢其官,仍罚米百石。刘瑾诛,起袁州府(今属江西)同知。正德七年(1512)升任宁波(今属浙江)知府。增海防建设,募乡兵,煞住摊派风。廉明能恪,吏民畏怀。市舶司官兵横行霸市,掠夺民绢,当机立断,逮捕法办,绳之以法。不徇私情,改革税制,郡西有广德湖流域自宋以来被划为官田,科额繁重,力主钦议,请得将其归为民田,折减赋税,为民减负,政绩卓然。丁外艰,离任时,百姓在白鹤山盖祠庙祀之。服阕,补处州(今属浙江)知府,正德十二年(1517)以浙江孝丰讨叛功赏银。嘉靖改元(1522)升任广西右参政。为官清廉,为民办实事,与其爱民之魂永世共存。以治行卓异旌升浙江按察司按察使,嘉靖二年(1523)升广东布政司右布政使。兴义学,多有善政;修筑南海卫城等,增强南疆海防建设,为抗倭斗争和抵御西方殖民者入侵做贡献。威恩兼施,分化瓦解敌人,最终促使卢苏率众七万降朝。为了巩固统一,林富又对“改土归流”政策具体化,建议上思州宜流官即由明朝政府委人担任;田州士官,必不可废,但稍贬降,分其权,做到“上不失朝廷大体,下不失夷人心,”两全其美。遂行其议,广西各族人民进一步团结,经济得到发展。转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七年(1528)二月连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等处地方。嘉靖八年(1529)正月,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王守仁巡抚两广地方提督军务,平息了广州、会宁等地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还上六事疏,为会宁善后出谋献策,得到采纳。珍惜边疆安定,万民休养生息。后与御史异议,多次上疏,乞休。出任两广巡抚期间,写下的两篇关于南海珍珠的奏疏《乞罢采珠疏》和《乞撤看守珠池内官疏》,成为中国珍珠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嘉靖十一年(1532)以母老身病致仕,归。在乡与郑岳等人结逸老会,时称“莆田九老会”,以吟咏为娱,又构小楼于东岩山上,称“东山精舍”,设坛宣讲王阳明学说 ,培育孙林兆恩,使其成为明儒学重要人物。林富修伟持达,言议英发,有古豪杰之风。初下诏狱时,与王守仁讲《易》,桎梏间结为勿己。治兵思田,同心共济,事有成功。嘉靖十九年(1540)正月十四日卒,年66岁。卒后墓在莆田县华亭镇后角石门山,“文化大革命”中墓被毁,今依旧制修复,存林达书“省吾”石坊额和石翁仲头部1个。有《奏议》2卷存世,参修《广西通志》。
周宣(1478-1532)字彦通,号秋斋。莆田县连江里清江村(今荔城区黄石镇清后村)人 。历广东按察使,嘉靖六年(1527)六月转广东左布政使。参见莆田侨乡时报《明代莆田黄石清浦村周氏名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