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卫
油漆是民间手工艺的一种,是专门为木工或木雕成品后涂上油漆,以保护木件表面不受风尘侵害,更多的是为了装饰外表的美观。从某种意义说也是一种装饰工序。因为油漆后,木件更为优美、牢固。在油漆加工过程中,有的还绘画在木雕的某一部分,将原来的山水、花鸟、人物显现生机。如果漆上金粉或银粉,则更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
油漆工匠使用的工具简单,一般的有刷子、砂纸、小刀、竹片等,刷子的种类较多,既有大或小,又有短或长。刷子的毛须亦有长短之分。过去莆仙人家兴建的四目厅、五间厢等,房屋落成后,就得油漆建筑物,使其更为漂亮俏丽。莆仙民间宫庙寺观建筑大都用上油漆,更显华贵。油漆的工序比较简单,首先是用粗砂纸摩擦部件,使其光滑无刀痕。再用细砂纸摩擦,然后用石膏加桐油搅拌成糊状,涂抹在木制的裂痕处或孔洞间。大多是“木眼”,补平晾干后,再用砂纸摩擦。第二天,就可以进行初步上漆,称为“打底”。油漆里应加入颜料,一般人家喜欢红色。但不宜过红,渗入些许黑色粉,呈猪肝红,或深红色,较为稳重、深沉。宫庙里喜欢鲜红色、桃红色等。“打底”的油脂一般使用“青漆油”,或者是一般的的漆。为了更为稳固,须再一番砂纸摩擦,用清洁的布擦去灰尘及杂质,再在横梁或檩椽间画上花纹线条,起到点缀的作用,最后涂上油漆。有的在梁柱上面用纱麻粗布包裹起来,再涂上桐油灰,经过几番摩擦,晾干之后,最后上油漆。这样更为牢固,外表也美观。
漆的品种繁多,有上等的漆、中等漆和下等漆几种,人家称为“正漆”。皮肤过敏的人见到漆就会过敏瘙痒,甚至产生不良的反应。其实漆是无色的,可以变成各种颜色。上漆时,一般要两三遍涂抹。如果涂上一次,就容易脱漆。宫殿里有许多部件要涂上金或银,那就将金粉或银粉泡进漆里,然后涂在部件上。金粉的价格昂贵,涂一遍比较单薄,涂两遍就较为厚重。
油漆工也是一种体力劳动,在地面作业的就比较简单。如果是油漆建筑物的,那就搭高架,在高架作业时,有时是站立的,有时就得弯身子,蹲下来,甚至得躺在下面,手往上擎起,非常费力。
人家雇油漆工,一般在上半年进行,因为春季气候湿润,油漆涂上去不易被吹干。如果在秋冬季节油漆,气候干燥,油漆涂上去马上被风吹干,其质量就不好。
建筑材料的门窗或其它器皿,也有油漆,可以不用“正漆”,只用一般的化学油漆即可,甚至用桐油即行。近几年来,许多家具厂生产的桌椅及门窗等,采用人工合成板,表面贴上一层看似油漆的漆纸、漆板,亦很耐用,外观也挺美丽。木雕作品涂上油漆更瑰丽多姿,价值就高于一筹。根雕作品涂上油漆,也更生辉,令人把玩不已。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现在的油漆工大多使用喷气式,用化工材料直接喷射到部件上面,亦有采用化工材料喷射墙壁及户外墙上。这恐怕是科技进步之使然的一个方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