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松
仙游历来以戏剧之乡而蜚声八闽,自宋代起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方戏——兴化戏。戏剧不仅是仙游人民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也是仙游民众同新旧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一种重要武器。1567年倭寇入侵仙游,在度尾红溪底残杀抗倭志士。仙游人民为了追悼志士,每年都在红溪底盛演戏剧以示纪念。1921年,随着新文化的传入,仙游出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仙游新剧社,演出以呼吁民族平等自由为主体,如《黑鸳鸯》等。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也演《顾正红之死》、《八国联军》、《吴佩孚之死》、《张作霖之死》等进步剧目。1934年,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兴化戏剧又注入了新的内容,仙游成立了少年救国剧团,进行了抗日宣传。
抗战爆发后不久,1937年11月,仙游抗战剧社成立。该剧社以宣传抗日救亡为宗旨,面向广大群众,不但在仙游县城演出,还跋山涉水活跃于乡村。先后演出《中国万岁》、《民族万岁》、《大家打鬼子》、《我们的国旗》、《中华儿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激发人们抗日热情。1941年4月,日军入侵闽东,闽中的局势更加紧张,抗日救亡的任务更为紧迫,为使戏剧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更大作用,兴化戏曲界进步人士和艺术家,奋起组织了“戏剧改良委员会”,把戏曲界艺人组织起来,将戏剧内容进行了更新。要求每一个演员除了练功外,还要进行军事训练,做到平时是演员,战时是游击队员。为了抨击汉奸卖国贼的可耻行为,告诫他们悬崖勒马,剧队编导了《张雄南之死》。该剧从1943年一直演到抗战胜利,屡演不衰,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兴化戏始终与抗日救亡运动相结合,起到了鼓舞民众、动员群众的启蒙作用,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同时,兴化戏也在抗日救亡的活动中不断改进,成为一种战斗力很强的文化武器。而仙游抗日剧社和抗日模范剧的不少成员,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和锻炼,相继走上革命道路,成为革命的骨干,傅德标成为闽中游击队第二支队的负责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