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祥
智广斩除蛇精后,来到凤山凤顶一个大池潭边,认为这里是建寺的好宝地。只是这潭又深又大,要如何在这建寺呢?一时非常焦急,智广随身的被称为白龙驹和乌龙驹的两只狗,见智广在潭边走来走去,明白主人心意,马上跳进大潭。原来这潭中有两只“落水凤”,于是黑白两只狗与之大战起来。落水凤斗不过,就飞出池潭。说也奇怪,两只凤一飞离池潭,整个大池潭就马上合拢成了陆地,在原来的出水口浮出一座小土墩,现在人称为“浮墩”。那两只凤一飞出水面,就被智广用佛法镇住,变成两座公母凤凰山。智广选择公凤山脚建大雄宝殿,以公凤山作屏障;母凤山脚建“无尘塔”。这样,使两只展翅欲飞的公母凤永远无法飞走。
建寺的地址有了,但建寺需要大量的木料,智广云游到一财主家,说:“我要建寺,你有无尾杉施舍一些。”财主心想,我山上哪有无尾杉,就答应有无尾杉全献给建寺。智广来到财主杉山下,衣袖一挥,顿时狂风大作,把整个杉山的杉树都折断了。第二天,财主到杉山一看,非常后悔,就刁难智广,说无尾杉要在一月内砍完,不然就全部收回。智广随口应道:“不用一月,我即时砍完运走!”只见智广衣袖一挥,满山杉树全部倒下,又见智广双眼紧闭,口念咒语,没多久就乌云翻滚,下起了暴雨,把满山的杉木流的一干二净。这些杉木一直流到凤山北面的龙潭后的一个石洞口吐出,再从龙潭底流到九座寺祖师殿大门口埕边水沟底出来,流出来的杉木堆积成山。后来,木匠认为够用了,就喊:“够了,够了!”杉木就不再吐出来了,至今,一株没吐尽的大杉头还露在石洞口里。
智广找到一个“小气”的财主化缘建寺的粮食,他手拿钵盂对财主说:“你米施舍一些给我。”财主见是一个小钵盂,应该不会装多少米就满口答应,但一斗米倒进去不满,用箩筐挑来倒进去还是不满,财主把家里几谷仓的粮食都倒进去了,还是填不满,气得直骂。智广说:“你今天施舍了这么多粮食,建寺足够了,算你做了一件好事,不然你会收到更惨的报应。”智广把这些粮食藏在后山的“米瓮”内,建寺时,小和尚每天到米瓮挑米,米瓮出多少米就挑多少回来,足够当天吃用,寺建完工后,小和尚还是每天来挑米,觉得麻烦。一天,他带着几担箩筐来,想多挑一些米回去,他爬到米瓮上,用一支大树干乱捅,想多出些米,结果米不再流了。如今九座寺后还留下一个石的大米瓮。
建寺时智广还在寺的东边设一个钱瓮,钱瓮前有一尊手托钱盘的大石人,盘内装着铜钱,领工钱的人每天排队从盆里自己拿钱。贪心的人用两手去捧,一数是十八枚,不贪心的人一抓,一数也是十八枚。至今石钱瓮和石人保存完好。当地因此也流传一句谚语:捧也十八,抓也十八。
智广在凤山一连建了九座寺后,香火旺盛,僧众曾经发展到五百余人。唐朝光启二年八月十一日,智广圆寂仙逝,享年八十岁,当地僧众为纪念他的功德,没有火化,用漆把他金身涂起来,供奉在寺内,称为正觉祖师。几十年后,德化县百姓听说正觉祖师神像是肉身,又非常灵验。就设法塑了一尊同样大小的泥塑祖师神像,准备连夜抬来九座寺偷换回去供奉。可是祖师不愿离开他亲手创建的九座寺,拾至半路,祖师的肉身神像就忽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后来留在九座寺的祖师神像是德化抬来的泥塑神像。到了明朝,户部尚书郑纪要拆的是度尾中岳九座寺,不是凤山九座寺。因郑纪小时在度尾中岳九座寺读书受冤枉偷抓白鸡,曾说过:“我将来如能出仕,定要拆去九座寺,建起孔子学。”因此当郑纪做官回乡时,凤山九座寺的僧人害怕,而先行拆除。当拆到大雄宝殿时,佛祖显灵喊道:“且留一座给我遮头!”众僧惊得不敢再拆了。因此,正觉祖师费尽艰辛建的凤山九座寺也被拆得只剩下一座留存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