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宗建
闽中画士
“莆田吴彬”是吴彬在留存下来的作品上款署,目前已发现四件:《雁宕山图》(1565年)、《华严法会》(1583年)、《临贯休十六罗汉图》(约1592年,该作款识:莆田吴氏、臣彬、文中)、《洗象图》(1621年)。另款署“织履生吴彬”的作品,目前也发现四件:《送张隆甫归武夷》题诗(1598年)、《寒山夜读图》(约1592年)、《秋闺夜思图》(约1614年)、《唐人诗意图》。
另有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书画名家为吴彬作品题跋:董其昌为吴彬题《栖霞寺五百阿罗汉图》(1603年)、《洞天灵焰图》(约1612年)、《楞严二十五圆通佛像册》(1621年)、叶向高《题吴文仲枝隐庵》(1595年)、《枝隐庵诗集序》(1600年)、顾起元《题吴文仲枝隐庵》(1600年)、《吴文仲壶山别墅十八咏》(1605年)、《绘施五百罗汉梦端记》、《吴文仲溪山深秀图》(1615年)、焦竑题《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1602年)、谢肇淛《五杂俎》(1616年)、米万钟《题十六应真图》(1621年)。
董其昌《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文载:“蒲田(莆田)吴彬居士者,婆娑艺圃、泛滥珠林,翰墨余问,纵情绘事。”焦竑《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居士吴彬,字文仲者,少产莆田,长游建业。”顾起元《绘施五百罗汉梦端记》:“文仲吴君八闽之高士也,夙也词客,前身画师,飞文则万象缩于笔端,布景而千峰峙于颖上。”
几位当时名家均强调吴彬是“八闽”、“闽中”、“蒲口”、“莆田”籍贯的画师身份,吴彬本人也多次在画作款署:“莆田吴彬”,“织履生吴彬”,以表达自己是闽中莆田画家。
三位声名显赫的名流贤达皆称吴彬的三个身份依次是:“居士”、“文士”、“画士”。 1592年北京返回南京,开始使用字:“文仲”,“文仲子吴彬制字文中”,“文仲子别字质生”。吴彬与文士、文人交往喜用“文仲”,文人艺术家称吴彬也多用“文仲”。并强调吴彬居士、文人身份。吴彬在《太平府别驾马重德肖像图》上的钤印:“文仲子吴彬别字质生”清晰告诉我们“质先”是吴彬的“别字”,并非吴彬的号。之前绘画史书以讹传讹,应予更正。
吴彬像赞
顾起元《题吴文仲像赞》:“苍然峙者骨也;朗然碧者目也;于野鹤之昂藏也;姿龙章之悠忽也;邮而寄焉者佛也。玄胡为乎舞剑而奋笔札,又胡为乎弘览而博物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夫,是以为照于玉山,而现身于金粟也。”
佘翔有《赠别吴文中》(诗四首),其中第三首也描绘吴彬“貌得西方金粟(如来)影”:
“黄花采采极重阳,人在天涯忆帝乡。貌得西方金粟影,大江东去泛慈航。”
吴彬自己也常用一枚印章:“金粟如来”(见附录一印章)。自认为自己是“金粟如来”后身。
吴彬在1604年其作品《梅竹雪鸟图》上钤印:“让王孙”、“家在凤凰阜下”是吴彬在南京的家庭居住地。与顾起元比邻而居,顾起元在万历后期主动辞官,在南京杏花村(今城西花露岗下)旁的凤凰台侧,修筑一座园林,自题“遁园”。并有诗题《凤皇台》(按:明代在骁骑仓西南仅一土阜耳):“朱凤葳蕤碧汉遥,高台凤物正萧条。千峰半隐青龙树,九泒中廻白鹭潮。词客异时来置酒,美人当日罢吹箫。春花秋月何时断,梁苑陈宫更寂寥。”
凤凰阜附近的瓦宫寺庙内白墙上有一幅据传是东晋画祖顾恺之所绘的维摩诘像,而维摩诘又称净名(净名;无垢尘,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大士,是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大乘佛教著名在家居士。维摩居士自妙喜国土化生于娑婆世界,示家居士相。吴彬崇尚“维摩诘”,认为“自己生亦有自矣”,与“维摩诘”相似,同为“金粟如来”之后身。
吴彬卒年
笔者发现董其昌题吴彬《栖霞寺绘五百阿罗汉画记》书法拓片。此碑玄言精程,天花灿落而宇宕,自首至尾无一懈苇,自是董其昌盛年两绝之作。此原件后被明代宫员姚士帧(字仲宾)购买并镌诸石。姚士帧猜测吴文仲身后其子伶?几落俗午。其谪官南中,持为购之镌诸石。
自此判断吴彬有后代与吴彬钤印:“子宣”相佐证。“吴彬后裔吴醉石”在吴彬《十八应真图》上所题可信。吴彬崇祯元年(1628)还参与余藻《石鼓斋印鼎》第九卷校订刊印,还健在。
笔者年初前往海南卢德卿博物馆,该馆藏品《观泉图》款识:“壬申岁九月为于野兄写,钤印吴彬”, 鉴藏印:“宫子行玉父共欣赏”。 高居翰先生考订可能为吴彬晚年(“壬申” 为1632年)所作,并直接影响蓝瑛画风,以此证明吴彬还健在。笔者考证推断吴彬生年约在1550年。吴彬卒于何年,吴彬卒年的详细信息,有待吴彬墓誌铭或新的史料发现,具体还正在考证探索之中。 (同题续完)
明 吴彬 《普贤像》 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