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肖亚生
三
自宋兴化军移治建城以来,井亭街即为通衢。街道之中科第名臣牌坊荟萃。依郡志记载,宋代在望仙门内即陈俊卿府第前有为陈俊卿立:元老旧弼坊,俊卿告老,御札有“元老旧弼”之语,因名。明成化间,改建同升坊,即其址也。(按,弘治志列“元老旧弼”坊为南门内横街之旧坊,据此,其坊当置于井亭街南近横街。)
明代于井亭街立坊有:
集英坊,宣德八年(1433),御史杨政为壬子科举人林同等十人立。
进士坊,旧名武秀。正统十二年(1447),指挥张刚等为监察御史严洤(兴化卫军生)立。
耆英坊,景泰元年(1450),知府张澜为致仕员外郎陈中、行人方懈、按察使林坦、参议黄常祖、知府方鲤、郑述,封舍人李尚经、同知林彀、教授方浚源立。
兰畹坊,成化七年(1471),知府潘琴为辛卯科举人黄穆等立。
文明坊,成化十二年(1476),御史尹仁等为已丑进士周瑛、蔡元美等立。
麟凤坊,成化十九年(1483),知府丁镛等为癸卯科举人陈仁(解元)等立。
英贤坊,成化廿二年(1486),御史刘信为乙未进士黄铎等立。
九德坊,弘治六年(1493),同知朱海等为丁未进士黄穆等立。
秉德坊,弘治十一年(1498),知府王弼等为壬子科举人陈琳等立。
鸣盛坊,弘治十一年(1498),知府王弼等为乙卯科举人宋元翰(解元)等立。
俊彦坊,为弘治十四年(1501)辛酉科经魁陈艮山立。
壬戌进士坊,为弘治十五年(1502)壬戌科黄体行等八名进士立。
簪缨世美坊,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贵州左布政使叶珩一门立。
戊戌进士坊,为嘉靖十七年(1538)戊戌科方国佐等十四名进士立。
丁未进士坊,为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科高超等六名进士立。
解元坊,为嘉靖二十八年(1549)已酉科解元黄士观立。
庚戌进士坊,为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科林烶章等九名进士立。
五魁坊,为嘉靖二十二年(1543)癸卯解元黄继周,经魁林文宝、黄谦、林仰成、江从春立。
甲戌进士坊,为万历二年(1574)甲戌科周希贤等十一名进士立。万历间,亦表有官阶坊:
台总宪坊,为明都御史邹守愚立。
宫保坊,为赠太子少保谥襄靖郭应聘立。
两按畿甸坊,为巡按陈志立。
翰苑柱史坊,为御史林休徴立。
大中丞坊,为赠都御史林一鹤立。
廌绣坊,为封御史朱贵和立。(以上坊表多为木制,至民国前均已废圮)。
明嘉靖以后,井亭街自南至北亦立有石制表坊:
大司马坊,在下十字街,南门内横街北。创建于万历初。石构,四柱、三间、五楼,双面浮雕,工艺精湛。牌坊为明兵部尚书郭应聘祖封主事伯玉父通判湍,并赠尚书立。“大司马”三字的作者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是一位卖豆腐人所书。这位卖豆腐的人,心想自已将来要当“大司马”。想到痴心,即天天卖完豆腐,清洗豆腐板时,就用抹布在豆腐板上书写“大司马”这三个大字。一日复一日,时间久了,练得炉火纯青。牌坊征选“大司马”三字书法时即被选用。
春宫嘉客 天部亚卿坊,在大司马坊北。建于万历间。碑坊为太子宾客吏部侍郎陈经邦祖父一通、父郎中言并赠侍郎立。万历帝登基后,陈经邦以东宫讲读官转谕德掌春坊事,进侍读学士,升礼部侍郎,迁吏部,加太子宾客。例以其祖父陈一通、父言,赠如其官,奉旨建坊。坊为石构,四柱、三间、三楼。中楼为穿石透雕,即同一块石板两面雕刻人物故事。坊柱护柱有蹲狮,雕工精巧,栩栩如生,为莆田诸坊之冠。城里耆老云:坊之两边为打铁店,由于打铁受震动,坊之中垮倒塌了二层,“春宫嘉客”碑阴“天部亚卿”四字及下列小字石匾坠毁。民国初年,修复上一层。其正、背面额匾只书“春宫嘉客”。据说,“春宫嘉客”四字由邑人陈唐彬补书。(一说为张琴所书。)后来,每当节日“点灯”,邑人便利用遂空下额搭“坊亭”,以结彩悬灯。因前后相通,亦作为“十音八乐”演奏之音乐台。
平章硕辅 燮理元臣坊,十字街与东大路交叉口便是。建于明天启崇祯年间。牌坊为明文渊阁大学士周如磐立。周如磐,清浦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天启五年(1625),以东阁大学士进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按,明制以大学士任内阁事务,即宰相,故称“平章”元臣。坊为石构、四柱、三间、五楼。造形大方端重,比例匀称,双面浮雕,浑厚淳美,尤以“平章硕辅、燮理元臣”八字颜体书法称绝。其下一行石额小字镌周如磐之官衔等内容。
大宗伯坊,在鼓楼前,天主堂口。建于万历间。牌坊为礼部尚书(大宗伯)陈经邦立。坊为石构、四柱、三间、五楼。顶楼碑额正中嵌着“圣旨”二竖字;上第二层为楷书“大宗伯”匾额;中楼浮雕十三个形态各异的人物故事;下第二层为记载立坊者的官阶与姓名;下层浮雕有人物、车马等历史故事。石坊两面为浮雕人物、车马、花卉、腾龙等图案,雕工逼真,栩栩如生,浑淳优美。以上四座跨街石坊,可谓兴化牌坊之最。然皆毁于“文革”初期之破“四旧”间。现在,只能给人们留下一个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