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孟 连金胜
说起杜鹃花,你也许熟悉,但是面积在千亩以上的野生杜鹃花,你见过吗?连日来,仙游县西苑乡十八股头、石谷解两个天然景区的一千多亩野生杜鹃花谷花开正艳,红艳艳的一片片特别壮观,将群山装扮得格外烂漫,引来本地的户外爱好者和周边游客等涌来休闲观赏,拍照留影,成为花山人海,构成了一幅幅绝美的画卷,让人赏心悦目。
素有“绿色金库”之称的西苑乡位于仙游县西北部山区,是莆田母亲河木兰溪的发源地。作为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西苑乡山水、人文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独特,既有已开发的名闻遐迩的仙水洋、千年古刹九座寺、唐代无尘塔、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和尚未开发、有待世人撩起神秘面纱的十八股头、石谷解、仙公洞、石人头等6个天然景区。其中,长有野生杜鹃花的仅有十八股头、石谷解,你瞧,在万绿之中,每年四五月时节,满山杜鹃花以绚丽的生命姿态展示着醉美仙游之巅的一抹绝美。
“十八股头、石谷解都位于戴云山脉南麓,眼下正值长势旺盛的野生杜鹃花树盛开时节,满山遍野的高山杜鹃花总面积达1000余亩,渐次吐芳蓓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形成壮美风景,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非常适合作为杜鹃花观赏基地来打造!”据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陈煌富介绍,石谷解风景区位于前溪村,主峰1803.3米,堪称闽中第一高峰,山上林木葱郁,雄伟险峻,碧水迥绕,适合开发生态旅游观光、健康休闲、登山探险等旅游项目;十八股头景区位于凤顶村境内,景区面积6.5平方公里,共有52个景点,浑园的石墩、石柱、石壁等许多球状石块,形态古朴纯厚,景观别具一格,是一处天然的地质奇观,适合开发风光游览、名山朝觐、科学考察、体育登山旅游等项目。
“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宋代杨万里曾赋诗赞美杜鹃花,写出了春天的清新自然和隽永诗意。笔者了解到,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初,西苑乡十八股头、石谷解的杜鹃花开得最盛,一大片一大片,漫山遍野,仿佛浩瀚的红色海洋,但一直处于养在深山的天然状态,喜欢赏花的朋友不妨去走走吧。近日,笔者跟随仙游县登山协会的一些驴友先后从凤顶村、前溪村徒步沿着幽静山路前往观赏,在万木吐翠里看到那里漫山遍野的野生杜鹃花开似火,又没有人工修饰,清新脱俗,尤其是从最高处向下望,一层一层的红色浸染了山岭,将一个个山头包裹起来,而且这些杜鹃花极其喜欢绿叶的映衬,总是呆在青翠的树木间,远望过去,如一丛丛火焰,燃烧山坡,而近看则是一片鲜红的杜鹃花海,游客置身花丛,犹如画中游。
此外,游客在赏花之余还可以游玩极具观赏价值的千年古刹九座寺、重绽华光的唐代无尘塔和可与白水洋媲美的仙水洋,感受千年古邑仙游县的厚重历史底蕴。千年古刹九座寺坐落在凤山村,是唐代仙游最大的禅林宝刹,系迄今发现的多处南少林遗址中建寺最早的南少林古刹,去年底精心修缮恢复原貌的唐代无尘塔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凤顶村,位于古建筑九座寺西侧,始建于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距今已1100多年,其塔是目前省内罕见的唐代古塔中最具特殊的石塔之一。而近年来新崛起的仙水洋景区位于凤山村,已确认为世界稀有的浅水广场,系整块棕色的平坦石皮构成,沿溪延伸615米,犹如天然之水上步行街,可开发面积超15万多平方米,是一处可与白水洋相媲美的平底基岩溪床,石面平滑如砥,净无沙砾,布水均匀,仅没脚踝,洋上可骑自行车,可驶汽车,可开展水上舞龙、水上拔河、团体操表演和百米赛跑等各类水上运动,还有3.2公里长的漂流水道,堪称天然的“水上娱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