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柱
国镰友向我介绍说,他们一批老年人前几天随旅行社组团到福清游览时看到海口镇瑞岩山风景区有很多的题刻,因行程忙只拍照了我们莆田人、明代礼部尚书陈经邦的题刻。我听后感兴趣上网搜索福清瑞岩山题刻,看到有林秋明著《福清摩崖题刻选登》、施龙熺著《关于海口瑞岩山风景区摩崖石刻的调查研究》,还看到林秋明著作《福清题刻》已出版,于是网购了一本回来连夜拜读。通过查阅以上资料,辑录莆历代名人留存福清崖刻碑刻共有14幅,其中宋代薛奕、刘克逊、方棫3幅,元代郑烨3幅,明代陈经邦、游日益、林鸣盛3幅,民国林秉周、徐正祥5幅。这些题名、题诗、题字、记事等崖刻碑刻已成为福清重要的历史文物的一部分,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现将这些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书法价值的题刻辑录如下:
薛奕题刻“云海风涛”
刘克逊等题记
方棫祷雨题记
郑烨书“香山洞”
郑烨等题记
陈经邦诗刻
1、宋·薛奕“云海风涛”榜书
位于海口镇牛宅村瑞岩山上,草书,正文横书1行,旁款纵1行。文曰:“云海风涛”,款署:“薛奕”。
按:薛奕字世显。兴化县清源西里凤博村(今涵江区大洋乡孝池村)人。北宋熙宁九年(1076)丙辰科武状元。初授凤翔府(今陕西凤翔)都监。不久升为正将,执掌千余兵马。元丰五年(1082)九月,宋与西夏爆发了“银川寨之战”,薛奕固守永乐城,最后在巷战中不幸战亡。朝廷诏赠其为防御使。
2、宋·刘克逊等题记
位于海口镇瑞岩山过来桥前观音洞右侧岩壁上。全幅高100厘米,宽40厘米。行楷书,纵4行。字径7厘米。文曰:“嘉定己卯良月既望前三日,莆阳刘无竞题,刘公著书,时方孺和、方瑞叔、陈君玉同游。”
按:刘克逊(1189-1246),字无竞,号西墅。莆田县清平里后村(今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人。著名诗人刘克庄之弟,以父荫补承务郎,为海口镇沙县丞。嘉定间知古田县,累迁 知邵武军。淳祐元年至二年知潮州。淳祐五年(1245)知泉州。翌年卒。其为南宋诗人。著有《西墅集》、《刘克逊词话》。
这幅题记是刘克逊时任海口镇沙县丞,于嘉定十二年(1219)农历十月十四日在公暇时与友人同游瑞岩所题。
3、宋·方棫祷雨题记
位于距镜洋镇下施村石子垒自然村约3公里的齐云山龙潭东侧峭壁上。全幅高150厘米,宽50厘米。楷书,纵3行。字径20厘米。文曰:“淳祐辛亥三月十八日,知县事方棫祷雨至此,住山慈榕立。”
按:方棫(1198-1257),字景楫。莆田县人。南宋端平二年(1235)中进士,初以荫补邕州法曹,擢第,辟循州(今属广东)州学教授,以考举改秩,淳祐年间任福清县知县,迁临安府通判。转承议郎,汀州通判。宝祐五年(1257)八月卒。卒后葬尊贤里继善院之东。刘克庄为其作《方景楫墓志铭》。
方棫“知福清县,爱人下士,尝新学校,创祭器,文章政事俱有可称。”
这幅题记是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农历三月十八日,福清知县事方棫祷雨至龙潭,住山慈榕题记此事。
4、元·郑烨“香山洞”榜书
位于海口镇瑞岩山上,在“无量寿佛”题刻上方。隶书,纵3行。字高45厘米,宽40厘米。文曰:“香山洞”,款署:“郑烨书,陈瑞立”。
按:郑烨,字宗晦。莆田人。元末任福清龙江书院山长。明洪武年间为兴化县学训导。擅八分书,集印文七十余钮,模刻传之,名曰《汉印式》,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文人篆刻家的个人印作汇集。
《瑞岩山志》载:“香山洞,在穿云洞之上,中一石室,有释迦文殊普贤像,皆就石琢成。”
5、元·郑烨等题记
位于海口镇瑞岩山上紫霄亭后面。全幅高183厘米,宽127厘米。隶书,纵5行。字径23厘米。文曰:“至正辛卯夏,里人曹希建、郑克裕、陈叔享、林居正、陈宗鲁,莆田郑宗晦来游,清赏终日。”
按:这幅题记是元至正十一年(1351)夏,海口镇人曹希建、郑克裕、陈叔享、林居正、陈宗鲁和时任福清龙江书院山长莆人郑烨一同游览瑞岩胜景,清赏终日所题记。题刻者不明。
6、元·郑烨等题记
位于海口镇瑞岩山天姬宫后面。楷书,径1尺。文曰:“温陵卢希韩征赋海口镇,公暇至此。同游者陈国辅、颜希道、陈仲宣、李月海、郑宗晦、上官仲德、陈元材、陈士吉、郑克裕、僧孤岩。时至正己亥十一月二十一日刻石。
按:这幅题记刻于元至正十九年(1359)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日,史书有载,刻字惜已风化莫辨。
7、明·陈经邦《海上有名岩》(四首)诗刻
位于海口镇瑞岩山上瑞岩寺西侧。此诗刻于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间遭破坏,右上部残缺,余下部分幅高160厘米,宽130厘米。楷书,纵11行。字径10厘米。据有关记载,补齐全诗曰:
“海上有名岩,灵异素所仰。偶然作薄游,遂尔惬避赏。云林散清影,风泉迎微响。怪石竦虎豹,净土绝魍魉。
危亭与飞阁,仙圣互来往。投寺日已晦,我马暂解鞍。侵晨蹑丹梯,渐陟崖以上。海窍澄而深,一酌万虑爽。
石门多险邃,洞室半幽敞。□□□□入,恐搏□所好。在探奇疲力,尚□□□□。振衣千仞台,益觉心目广。
江山相映带,百里豁如掌。遥天接汗漫,薄雾隐苍莽。蓬瀛似可求,濠濮焉足想。悠然物外情,能不愧尘网。”
上款:“同都阃呼君鹤来遍历诸洞,俯眺远海。”
下款:“万历壬寅仲春,礼部尚书、莆中陈经邦书。”
按:陈经邦(1537-1615),字公望,号肃庵。莆田县城内橄榄巷(今荔城区镇海街道长寿街庙前)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665)中进士。初授庶吉士。隆庆元年(1567)三月授翰林院编修。隆庆六年二月充东宫太子朱翊钧讲读官。同年六月穆宗驾崩,神宗朱翊钧登位,仅十岁。八月升一级为日讲官,日侍帝左右。万历元年(1573)正月,改左春坊左中允修撰。四年十二月,迁左春坊左谕德兼侍读,掌坊事。九年十月进侍读学士,掌院事,仍充经筵日讲官。十七年七月迁礼部右侍郎,九月加太子宾客,十二月转吏部左侍郎。万历十一年(1583)十月升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后乞休回乡。万历四十三年六月卒。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赠太子少保,录一孙入太学,予祭葬,仍加祭一坛。其工诗,有《群玉山房诗集》行世。擅书法,有墨宝《武夷九曲棹歌》等传世。
万历三十年(1602)农历二月,莆人、礼部尚书陈经邦与都指挥使呼鹤来同游瑞岩诸洞胜景,题诗四道,镌石以记。
8、明·游日益《叶使君招游瑞岩》诗刻
位于海口镇瑞岩山半岩亭。楷书。诗曰:“石辟当年凿,孤崖何日回。山空双鹤下 ,雪拥暮潮来。风雨窥蓬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