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海西潮涌千帆竞,港城崛起宏图展。今年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9位上台发言委员及25位书面发言委员及单位的发言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莆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所提意见建议中肯,可操作性强。本期选登陈道成委员代表致公党莆田市委会的发言《发展低碳经济,构建绿色莆田》。
陈道成说,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观念更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大背景下,我市加快了产业升级与转型,淘汰了一批规模小、技术落后、高能耗、污染严重的企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部门和企业对发展低碳经济认识不足,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人才引进困难等。为此,陈道成提出六点建议。
同心打造绿色莆田
我市地处东南沿海,空气质量好,区位优势独特,是建设滨海宜居城市的理想之地,要使莆田山更青、水更美、风光更旖旎,就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同心构建绿色莆田。
●设立机构,实现规划引领
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要比2005年减少40%至45%,国家的减排指标必然要落实到全国各地。因此,应根据莆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2020年我市碳排放的总体目标,把低碳经济纳入莆田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制定相应的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同时设立由市有关方面领导、专家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低碳经济指导专委会”,负责低碳经济有关的规划、协调、咨询、推动和指导工作。
●发挥优势,做大低碳能源基地
我市具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明显优势:秀屿核电备选厂址是东南沿海地质条件最好的核电厂址之一;湄洲湾北岸东吴港区具备建设3000-5000吨煤炭储运基地的条件;LNG接收站建成投产后,其大量的冷能需要循环利用;莆田沿海风力资源丰富,是发展风电的重点区域等等。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紧紧围绕新能源基地建设目标,做好新能源产业规划,加快发展核电、风电、水电、气电、火电和冷能、太阳能、生物能、潮汐能等。以湄洲湾国投煤炭储运基地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湄洲湾电厂二期超临界火电项目。大力配合中核集团扎实推进莆田核电前期工作,争取在“十二五”初动工兴建。抢抓《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即将出台的有利时机,全面加快风电场规划和建设进度,加快东峤风电场、石城石井风电场二期、南日风电场三期、后海风电场二期和忠门风电场建设;推进南日风电场四期,仙游草山、钟山风电场,涵江囊山和湄洲岛风电场前期工作。加快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开展海上风电、潮汐能工作研究,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积极推进LNG冷能利用项目,加快建设城市生物质能源发电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LNG接收站二期、莆田燃气电厂二期项目前期工作。同时,加大我市地热能(温泉)开发利用的力度,对现有城区和山区已探明的地热能予以规范使用,进一步探索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模式。不断促进我市能源产业结构的优化,延长产业链,提升新能源应用比重,使之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低碳能源基地。
●突出重点,先行先试
向低碳经济转型是我市经济发展的趋势,在起步阶段可以设立一些试点,如在北岸东吴石化产业园、石门澳产业园和仙游台湾农民创业园等新规划的园区着手开展低碳经济发展试点,建立若干低碳工农业园区或低碳发展综合实验区。同时,对传统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提高自身的综合竟争力。可在部分的工业园区先行开展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并在一些非赢利工程项目,如夜景、绿化景观走廊上建立低碳节能样板工程或示范性工程,让市民切实体验到低碳节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打造旅游品牌,全面提升第三产业
我市拥有独特的妈祖文化和滨海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丰厚,发展前景广阔,要以争创中国旅游优秀城市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打造富有莆田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滨海旅游品牌、生态旅游品牌、红色旅游品牌和工艺旅游品牌等,把丰富的旅游资源变成精美的旅游产品,把潜在的资源优势变成新兴的发展优势。同时,要以举办第十四届省运会为平台,全面推介我市的旅游品牌,进一步规范、引导、提升我市第三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让我市特色旅游品牌,乃至整个第三产业在高速铁路开通、两岸“大三通”和海西建设的大机遇中实现跨跃式发展,成为低碳经济、绿色莆田的有力注解和鲜活亮点。
●完善设施,发展绿色公交
交通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大领域,莆田是LNG总体项目所在地,我市在发展新公交车辆、部分长途客车和出租营运车时,应多采用燃气(LNG)新能源。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相比,可大幅度降低含碳尾气排放量;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对降本增效有深远意义。对新投放的出租营运车,鼓励车主购买燃气、电动、混合动力等新能源轿车,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延长车辆营运证使用年限等。并对其相配套的加气站点、维修站点提前做好规划布局、完善设施;对从业人员提供免费培训,以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
●营造氛围,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社会各界和每个公民的共同参与,要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鼓励公民自觉参与减排活动,引导社会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转变。倡导低碳生活理念、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生活文化,鼓励和帮助人们将低碳生活方式融入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引导人们更多地选择低碳的消费方式,注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降低一次性消费用品的生产和消费,营造节能减排的社会氛围,引导人们向低碳生活迈进。让莆阳大地宜居,妈祖故里怡情,绿色莆田怡人。 (陈道成)
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