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选登:吹响海洋强市集结号
【发布日期:2011-02-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编者按]我市是海洋大市,也是渔业强市。全市海域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拥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湾和大小岛屿 100多个,海岸线总长443公里,其中大陆岸线336公里,海岛岸线107公里;滩涂面积40万亩,2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海域面积155万亩。“三湾”水质良好,有600多种各类水生动植物在此栖息繁衍。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各项强农惠渔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市的渔业生产呈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10年,我市渔业总产量达47.5万吨,创产值72亿元,鲍鱼、花蛤、海带、牡蛎、龙须菜、红毛菜以及虾蟹的养殖生产,在全省乃至全国保持领先水平。
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辛建生委员代表农业界作了题为《挖掘资源潜力 开发保护并举 提升渔业发展水平》的发言。他说,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大力实施“以港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整合“三湾”资源,发展临港工业,建设海洋强市已吹响集结号。就如何在各类用海项目(包括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海洋能源、滨海旅游、海洋新兴产业等不同用海类型)统筹协调推进中转变渔业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我市渔业发展水平,他提出建议:

●发展精品渔业
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发展思路,挖掘现有资源潜力,以南日岛、平海湾、后海垦区为重点,倡导多元化投入、多层次开发模式,开发“精品渔业”。一是开发精品鲍鱼,从优质种苗引进选育技术攻关入手,采用陆海度夏、鲍藻间养、南越北度、底播增殖等养殖模式,养殖大规格商品鲍鱼,抢占高端市场。二是以标准化养殖池塘改造为契机,探索实施虾、蟹、蛤、蛏笼养、反季节养殖、循环水养殖等养殖新模式,培育大宗拳头产品,以质取胜,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占领市场制高点。三是要主动与科研院所合作攻关,利用院地合作和“6·18”等平台,开展莆台渔业合作交流,在育种、工艺、饲料技术上有不断的创新和突破。

●发展生态渔业
生态渔业其含义之一是在特定的水域环境内各类水生生物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与环境相适应,以实现持续、稳定、高效的一种渔业生产模式;之二是运用工程技术措施进行设计、生产和管理,以修复生态、资源增殖为目的一种新型渔业生产方式。当前和今后,一要继续发展海带、紫菜等被称为“海洋森林”的大型藻类,以消纳我市“三湾”海域逐步呈现的季节性富营养化。二要大力推广池塘、垦区的虾贝、虾蟹、鱼藻的混养、套养、轮养养殖模式,防止养殖业自身水质恶化和交叉污染,创造区域水质生态安全,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三要大力营造海洋牧场,以南日五十二列岛周边海域为重点,建设人工鱼礁,创造栖息环境,实施资源增殖,保护生物多样性,逐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发展品牌渔业
要以工业化发展思路谋划渔业发展,打造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和渔业文化品牌。一是加快推进养殖品牌创建,要进一步加大“南日鲍”、“西海岸花蛤”等品牌的宣传开发力度,做大做强鲍鱼、花蛤产业,同时通过无公害水产品生产认定和产品认证,注册海带、紫菜、牡蛎等大宗养殖产品的商标和地理标志,打造我市优势养殖产品的产品品牌。二是积极推进水产品加工品牌创建,要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鼓励开展来料加工,拓展国际、国内市场。重点扶持鲍鱼、花蛤、海带、中上层鱼类等品种的精深加工,创建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的加工名牌产品。三是鼓励创建功能多样的渔业服务业,以休闲渔业基地创建为载体,打造特色鲜明的渔业文化品牌。四是引导鼓励水产生产单位参加各类产品展会,宣传、推介我市优质水产品建立专卖店、连锁店。

●发展休闲渔业
休闲渔业能实现渔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和配置,是提高渔民收入、发展渔区经济的新型现代渔业生产方式。要以扶持“水乡渔村”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妈祖文化和岸、滩、港、岛等人文和资源优势,打造以突出渔业文化特色的休闲渔业。一是结合创建湄洲岛国家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体现妈祖文化内涵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二是抓住国家加大渔港建设投资力度的有利时机,加快渔港建设,拓展渔港功能,重点规划建设石城、平海、浮叶集“生态观光、休闲健身、娱乐餐饮、商贸服务”于一体的滨海生态渔村。三是利用岛礁的生态修复和资源增殖功能,开发游钓、潜水、探险等休闲渔业。
转变渔业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保障和支持。一要强化规划引导。要根据新修订的新一轮省级海洋功能区划,抓紧修编莆田市“十二五”海洋渔业经济发展规划。使海洋渔业与其他用海行业规划相协调,要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改善投资环境,营造加快海洋经济强市建设的氛围。二要加大投入。要以项目带动为抓手,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项目、科技、资金的有效整合;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三要注重创新。要大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引进和培育各类海洋科技人才,重点发展海洋开发实用技术,提高海洋开发的整体水平。四要保护开发并举。要坚持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强化对陆域污染源防治的管理,严格执行对海洋工程、海岸工程项目的环境评价制度,保障我市海洋渔业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辛建生委员)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