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政协聚焦·建言献策: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品牌
【发布日期:2011-08-1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编者按】一村一品,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一村一品,是培育农村主导产业,壮大区域经济的重要举措。当前,全市一村一品专业村达60个,占全市村总数的7%。专业村广泛推行了农业标准化,产品竞争力优势明显,其主导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较高。有些专业村建有龙头企业和批发市场,还成立了合作社,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
在今年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农工党莆田市委会作了《发展一村一品,壮大农村经济》的书画发言。发言指出,我市各地在发展一村一品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一村一品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有的群众惧怕风险,思想不够解放,阻碍了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部分专业村发展处于自发状态,缺乏整体规划和有力指导;主导产业规模较小,区域布局分散;产业化水平较弱,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有限;标准化程度、组织化程度较低,产品质量品牌意识有待加强;扶持一村一品项目专项资金投入不足等。为此,农工党莆田市委会建议:

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品牌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立足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实施一村一品的平台作用,积极引进、培育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福建省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四大主导产业和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发展区域布局规划》,引导一村一品向优势特色区域和优势产业聚集。围绕当地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谋划一批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相连,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有基础、能带动切实可行的一村一品发展项目,以项目为纽带,聚集各种发展要素,激活各类投资主体,促进一村一品的形成和发展壮大。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造就一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一村一品当家人和技术骨干。选拔科技特派干部和高级专家讲师团,针对农民需求和专家特长,采取挂牌服务、双向选择、菜单式培训的方式,解决在一村一品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围绕一村一品兴办专业合作社,多途径、多形式地发展龙头企业,大力推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不断探索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基地、农户的联结带动机制,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参与一村一品经营,形成一村一品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提升一村一品的产业化经营水平。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在一村一品基础上建设原料基地,通过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发展“订单农业”,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依托品牌推进战略
在培育主导产业和开发特色产品的基础上,突出品牌打造,提升产品内在品质,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一村一品品牌。树立质量和品牌意识,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标准化生产,推行一村一品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名牌产品认证,引导、支持农产品分等分级、包装销售,积极注册商标和做好原产地标识保护等工作。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保护和推广,不断提高一村一品的内涵和知名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做到以销定产,以产促销。努力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企业,积极采用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搞活农产品流通。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立农民为主、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广泛吸纳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农村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开发。建议财政设立一村一品专项补助资金,选择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村,进行重点扶持。各县区要配套划出专项资金扶持一村一品项目,对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农业开发、农田水利、农技推广、农机购置、品牌创建等涉农财政专项资金和项目向一村一品专业村倾斜。对一村一品产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认证费用给予适当补助。要研究财政、税收、信贷、保险、土地等方面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一村一品发展,降低贷款门槛,增加对专业大户、专业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投放额度,并给予利率优惠。
●典型示范辐射带动
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农产品交易会、推介会等形式,展示发展一村一品成果,提高一村一品的影响力,努力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心一村一品发展、支持一村一品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带动发展一村一品,各地要重点抓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做好典型示范。要加强对发展一村一品的宣传,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途径,宣传特色优势、典型经验、发展成果,宣传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管部门和工作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有关部门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发展一村一品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激发广大干部、农民和龙头企业、专业社、农民经纪人的积极性,推动一村一品工作健康发展。 (农工党莆田市委会)


链接:
一村一品并不限于生产一个产品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农产品生产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条件,改革的基础、发展的水平都不尽相同,各地树起的“一品”也应该是不同的。但这“一品”绝不是偶然产生的,不是“拍脑门”硬想出来的,而应该是当地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
各地大多有自己的比较优势,譬如有的地方矿产资源丰富,有的地方区位优势明显,有的地方经商传统悠久,有的地方人文底蕴深厚。要把“优势”变为“特色”,变成品牌,这需要认清自身的优势,明确自己的产业定位,把比较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如果刻意追求“一村一品”,一村不能共存“几品”,几村也不能共存“一品”,则是对“一村一品”内涵的最大误读。其实我们现在提倡的“一村一品”应该是一个形象说法,它并非要求一个村只限于生产一个产品,所谓的“村”也应该是一个区域概念,可以是一个村,也可以是一个乡镇。“一村一品”强调的应该是一个村至少要开发一种具有本地特色、打上本地烙印的产品,并围绕主导产品的开发生产,形成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辽报)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