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整合工业园区提高档次
【发布日期:2013-01-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编者按】 我市工业园区自2002年开始创建,经过10年来的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1年底,全市工业园区已开发面积151.1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9.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9590万美元,入区企业1734家,其中规上企业614家,实现工业产值1084.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64.41%,实现税收39.2亿元。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在今年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 刘炜凡委员代表致公党莆田市委员会作了《关于加快我市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的发言,针对我市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整合工业园区提高档次

我市工业园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产业趋同现象明显,园区内企业协作配套能力不强,招商引资存在一定的无序性,有的入园企业存在多征少用、征而不用等现象等。为此,建议:
●做好新一轮园区发展规划,合理定位园区功能
一是制定莆田市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围绕构建以湄洲湾北岸为核心,兴化湾南岸、仙游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两翼的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格局,按照“统一规划、资源共享、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市各地不同的区位状况和资源禀赋,科学合理确定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引导全市工业园区科学有序发展。二是引导各园区对产业布局进行调整完善。树立全市“一盘棋”观念,找准各自的功能定位,在保持现有企业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各工业园区内现有企业进行归类分析,结合全市产业布局及当地自然地理等因素,积极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以产业链条、产品上下游为纽带,形成符合自身发展实际、布局比较合理、体现集聚效应的工业园区格局。三是加强园区整合,提升档次。树立大园区、大发展的理念,在工业园区发展中可适度打破行政区划,将地理相邻、产业相近、基础设施可配套的乡镇工业集中区进行资源整合,实施联合开发建设,构建跨行政区的工业主体功能区,重新对我市园区进行整合。集中必要财力、物力,重点发展壮大五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扩大开发区的发展空间,同时支持各县区再发展1—2个有鲜明特色的工业小区。四是加快园区转型升级。以加强科技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线,推进开发园区转型升级。针对我市工业园区大部分集中在鞋服、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劳动力紧张,用工成本上升等问题,要及早谋划实施“腾笼换鸟”战略,逐步压缩、淘汰、转移区内低层次产业,为更大规模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开辟空间,实现产业升级。鼓励各县区结合中心镇建设和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工作,建设产业优势明显的特色工业集聚地。
●建立科学引资策略,促进产业科学发展
一是要强化项目选择意识。在引进项目时各园区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建立相应的企业准入制度,不仅要考虑资金的规模,更要考虑产业的性质,产业链在工业园区内的延伸与扩展;不仅要注重外资企业和大项目,也要重视内资企业和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中小企业;不仅要严禁资源掠夺性生产企业,也要限制与本园区产业定位不相符的企业。凡符合工业园区产业布局的项目,作为鼓励类项目,允许园区管委会采取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凡未列入工业园区产业布局但与园区主导产业基本相融的项目,作为限制类项目,除不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外,项目必须报经市直相关部门审批;凡与工业园区产业布局有较大矛盾的项目,作为禁止类项目,实施严格控制,未经市政府同意严禁入园。二是要注重招大引大。要坚定不移地把重大项目的引进作为招商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省级及省级以上开发区要把招大引大作为首要任务,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战略性大项目要优先布置。三是要突出以商招商。加大以企业为载体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区内骨干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依托优势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最终产品和相关配套项目,推进资源配置和产业集聚。积极鼓励位于市(县、区)中心的企业和园区外的企业,按照产业性质的类别向各相应工业园区集中,加强产业集聚程度,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创新土地管理运作模式,用好用足有限资源
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园区用地规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配合工业园区建设的需要,合理调配农转工用地指标,每年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要优先安排给工业园区,严格控制园区外企业就地扩张,占用耕地。要根据工业园区发展的需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的修编工作,拓展工业园区的发展空间。二是着力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对入园企业的建筑容积率、投资密度和投入产出率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对园内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要鼓励其增资扩股,做实做强;对轻工类企业要提倡搞多层厂房,原则上不少于三层;对重工类企业要鼓励搞好二层厂房,尽量不建单层车间;对中小企业可通过建造标准厂房,以租赁的方式予以解决。三是大力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各园区要加强区内土地使用情况调查,对入园未建和有部分闲置用地的企业进行清理,依据有关法规,通过合理的补偿收回土地。四是实行土地使用承诺制。进入园区企业在获得土地使用权后,要求在一定期限内开工建设,对征而不用、多征少用、移作他用的,要严格按有关土地法规和政策处理,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炒卖土地。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高效运行管理体系
一要创新管理体制。鼓励有明确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园区实行企业化运作。园区管理部门自身要淡化行政色彩,提高市场服务意识。要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模式,科学地构筑适应工业园区发展需要的精干高效、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管理体系,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办事效率。二要创新开发建设模式。当前,我市工业园区的开发仍是由政府主导,政府专门设立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参与了从规划、征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到厂房设施建设等过程。政府在扮演开发商角色的同时,也承担了过多投资风险,可考虑逐步引入公司制开发模式,从开发到管理都运用市场手段,减少行政行为,逐步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由政府行为转化为企业行为,由开发企业将土地生产力、设施使用率以及地产的租赁和销售作为业务,以投资土地开发和设施建设并通过其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来获得收入,政府由此获得税收收入。也可以大力引进和鼓励国内外有实力的经济体以包区整片开发等经营模式参与园区开发建设。
●强化服务意识,构建一流的园区创业环境
一是要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在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通过建设包括技术开发研究中心、产品质量监测中心、信息中心、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培训机构等,使园区企业能够通过共享这些公共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平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各园区的服务层次。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融资体系。对工业园区注册登记的企业的经营信用、资本信用、质量信用、完税信用、法人行为信用进行评估,同时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定期发布企业信用等级指数。鼓励各类银行根据园区内不同企业的信用等级,确定不同的授信额度。加快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和规范银企合作制度。有条件的园区可安排专项资金,按市场机制建立高新技术发展资金、民营企业发展基金和招商引资奖励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和其他各种金融资本进入园区。三是要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1月份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对工业园区的确认办法及土地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优惠政策做了详细规定,但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土地政策调整等宏观政策调控措施相继出台,我市的相关优惠政策已不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结合实际,重新制定出台我市有关工业园区优惠政策,促进工业园区发展。(刘炜凡委员代表致公党莆田市委员会发言)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