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荔城区慈善总会成立,荔城区政协主席赵黎明当选会长。几年来,荔城区慈善总会在赵黎明的带领下,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企业、慈善家捐助慈善资金2300多万元,相继开展扶残、助学、办校、帮困等惠及民生的慈善活动,谱写一曲荔城慈善精神的美丽之歌。
100万元倾心扶残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困难群体,扶残助弱是慈善救助的重点对象。荔城区慈善总会投入扶残助弱资金127万元,救助困难残疾人2873人,做到 “三扶”:扶残疾人康复训练,恢复功能。上海福建泰盛浆纸(集团)有限公司,福建鑫炎建筑集团等企业捐助39万元,在全区16个社区(村委会)建立残疾人社区康复站,为140个家庭,1394名残疾人在社区康复站进行康复训练,扶助1148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康复服务,同时救助20名残疾少年儿童进行机构康复训练。荔城区为此获国家民政部、卫生部、中国残联授予“全国首批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称号。
扶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该区投入救助资金18万元,为100名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助行轮椅救助,帮助20名下肢缺肢残疾人进行膜型配置、假肢安装和康复训练,让重度残疾人和缺肢残疾人能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扶残疾人安居改造,住安心房。吸引泰盛浆纸、宝胜建设等企业资助72万元,为31户残疾人无房户、危房户每户2万元的慈善救助,实施“安居搬迁工程”;为20户残疾人旧房户每户5000元的慈善救助进行旧房修缮改造,让残疾人能够住上安心房。
200万元爱心助学
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不仅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为贫困家庭提供造血功能救助的需要。近年来,该区慈善总会投入慈善救助资金241万元,帮助416名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和建立3个爱心教育基金,2个爱心书屋,做到“三助一建立”。
助寒门学子圆大学梦。由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捐助172万元,实施“爱心助学工程”,资助140名考上大学的贫困高中毕业生,每名获得1.2万元的资助,圆了上大学的梦。
助困难家庭子女继续上学。宝胜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捐资28万元,帮助252名困难中小学生继续上学,尤其是救助农村女孩继续上学读书。
助求学孤儿完成学业。由莆田永丰鞋业有限公司捐资10万元作为“扶孤求学工程”启动资金,资助正在高中及其以上各类学校就读的24名孤儿完成学业。
建立爱心教育基金。为发展教育事业,在全区形成尊师重教,奖励优秀学生,该区慈善总会设立3个爱心教育基金和2个爱心书屋,以吸引社会更多的爱心资金开展重教奖学活动。
300万元热心办校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基地。近年来,荔城区投入上亿元资金对全区中小学教学楼全面更新改造,为学生提供优雅的学习环境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该区慈善总会充分发挥慈善机构的职能作用,动员社会热心企业为发展教育事业奉献爱心,相继投入慈善救助资金305万元,全区37所中小学相继受益,真正做到“三新”:投入慈善资金240多万元,扶持30所中小学新建教学楼;投入慈善资金30万元,更新学生桌椅1000余套。特别是投入慈善资金10万元为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更新桌椅120套,使720名幼儿受益。投入慈善资金30万元新添教学设备,特别是为5所中小学新添电脑近50部,多媒体教室10个,进一步改善学校环境和现代化教学配置,起到政府办教育的辅助补充作用。
400万元用心帮困
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慈善救助的重点项目。区慈善总会投入慈善资金41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642人,起到政府改善和保障民生的补充作用,真正使慈善帮困做到“三帮一创新”:帮重病困难对象就医。
为减轻“大病扛”困难户就医负担,区慈善总会把重病困难对象就医列入每年慈善救助的重点对象,投入慈善救助资金120多万元,为全区156名患有癌症的重病困难对象解决就医困难。尤其是为20多名患有子宫癌和乳腺癌的重症妇女进行慈善施救,以体现慈善对广大妇女的关爱。
帮白内障患者复明。正荣集团捐助220万元作为白内障复明启动基金,并确定黄石卫生院作为慈善救助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院,无偿为全区近1000名白内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并及时做好入户回访复查工作,让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荔城区由此获国家卫生部、中国残联授予“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称号。
帮困难群体解困。区慈善总会把关爱困难群体解困纳入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点救助对象,相继投入慈善救助资金100多万元,开展助孤、安老、扶贫、帮困等活动,救助困难群众500多人。
创新帮困长效机制。创办“慈善超市”是荔城区创新帮困长效机制的品牌项目,是从资金救济型救助向物资供应型救助转变,形成临时救助变常年救助的长效救助机制。目前创办了以区慈善总会为主体的“荔城区慈善超市”,每年投入救助资金40多万元,面向十二个社区654户城市低保户、三无户提供每年每户600元价值的物品供应救助,是一种城市型的慈善超市模式;同时创办了以西天尾镇政府为主体的“西天尾镇慈善超市”,每年投入慈善救助资金近25万元,面对全镇355户农村低保户、五保户提供每年每户6000元价值的物品供应救助,是一种农村型的慈善超市。区慈善总会通过二个慈善超市模式的创办,不断总结经验,在全区镇(街)、社区逐步推广,形成为困难群众全覆盖的常年救助长效机制,是新时期扶贫帮困慈善救助的一种新探索。
开展“慈善惠民生”活动,是荔城区慈善精神的特质表现,是服务群众、建设温馨、和谐、美丽新荔城的人文情怀,也是慈善事业闪光的新亮点。(时报记者 郑育俊 通讯员 徐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