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让梦想在碧海蓝天下启航
【发布日期:2013-07-3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大海是梦想的摇篮,让梦想在碧海蓝天下启航。郑育俊/摄影

碧海蓝天是一首诗,是一幅画。当天不再蓝了,海不再绿了的时候,我们不可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人海和谐,这是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我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提到了“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是2015年的发展目标之一。
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框架中,我市的湄洲岛建设目标是妈祖文化生态岛,处在湄洲湾的湾口。南日岛的目标是特色渔业岛、海珍品养殖区,处在我市兴化湾的湾口。平海湾要发展成为海洋生态养殖基地。
市政协委员张丽在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作了《整治陆源污染,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大会书面发言。她说,湾口意味着承受出入湾内的海水的洗礼,有更大的风险。
海洋污染90%来自陆源,作为陆地污染的最终归宿,海水环境的变化是检验我市环境建设的一个直观的指标。由于海湾是半封闭的,特别是兴化湾肚大口小、湄洲湾曲折,湾内的垃圾较难交换到外海,日积月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发生赤潮,给我们的水产养殖带来损失;有毒、有害物质通过水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我市海湾环境的污染主要集中在营养盐的污染,经过分析,我市三湾的污染除少量由外来潮流带来外,主要来源于陆地,大部分是江河、雨水等带来的陆地上的面源污染和企业排污及污水处理厂的点源污染。造成我市面源污染的主要有:生活垃圾随河流、雨水等流入海湾等。
近几年,莆田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到2015年,城市(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城市(含县城)污水处理率80%以上,经过环境、水利、住建、污水管网建设部门的辛勤努力,我市编制完成了一系列的规划;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等均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开展了污染源普查,摸清了污染排放情况,全面推进工业污染治理、畜禽养殖场(户)污染整治;强化了经济开发区和企业的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内河水质达标率也在开始逐年上升,水土流失状况明显好转。
张丽说,成绩值得肯定,但让人担心的问题尚存,仍留有隐患,还没有形成常规化机制。莆田是我们自己的莆田,我们天天生活在这里,喝莆田的水,吃莆田的饭,尝莆田海边的“小杂海”,只有日日有检查,朝朝讲环境,使之成为制度、成为习惯,莆田才能真正宜居,环境才能真正可持续。
海洋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前、中、后必需步步为营。海湾水环境对我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又能把海洋环境明显改善,张丽建议:
跨行业规划,分部门实施。全市一盘棋,从污染源头按各部门的职责规划,各部门行业之间不留死角,不搞重复建设,环保、水利、农业、环卫、住建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把城市内河整治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进行统一部署,并将内河整治任务纳入年度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进行同步实施。
持续开展清洁家园活动,进行村镇生活环境治理。通过大力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及生态村、生态乡镇等国家级生态环境工程创建工作,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实现同步发展,大力推进绿化隔离带建设,积极探索实现绿化的多种方式。垃圾集中处理,农村可以建沼气池,发酵后再排河排海。农村生活污水入管入网,短期内无法入网的也要尽量集中。
开展无公害农业生产,大力宣传开展生态种植。大力宣扬开展无公害农业生产,提倡用有机肥,生态除虫、除杂,建立农产品示范基地,实行农产品溯源跟踪,既保证了农产品安全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污治理。开展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对企业排污设施建设严格实行“三同时”制度,严格工业项目运营后的排污监控。全市工业企业的污染源必须全部达标排放,凡是未达标的企业一律停产,与此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有计划、有步骤地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和产品。对市区以内的具有各类污染源的工业企业,分期分批实施有序搬迁,削减排污总量。将企事业、酒店、房地产排污口整治任务抓紧抓死,不能进污水管网的要自行处理,做到达标排放,否则一律予以搬迁关闭。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任务,防止死灰复燃。
提高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水平。在减量化工作的基础上加快以卫生填埋为主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固体废物管理,成立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努力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
加快污水管网的建设,加强对污水管网建设的后管理。继续排查沿溪、沿河、沿海的生产、生活污水排污口情况,并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入河、入海,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加快排污管网的建设,同时,要提高污水的入管率和管网的利用率,避免建设了管网却未能连通而不能投入使用的情况。成立排水专业管理机构,做到常态化运营,加大污水设施维护资金投入,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
实行污染者付费制度。通过在线监测或抽查的方式确定企业的污染量,按污染量和污染程度付费。对河流开展溯源监测,属地管理,谁污染谁治理。 (时报记者)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