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调解衔接联络点和侨联法官工作室,选聘侨联调解员,以侨搭桥,以心帮侨,以调促解,有效化解涉侨、涉外纠纷——
“莆田有个lsquo;江口rsquo;,挑起了海外的三个lsquo;江口rsquo;。”当地人这样形容江口的特色。
涵江区江口镇,是我省著名的侨乡之一,辖区总人口只有7万多人,而旅居海外的侨胞却多达19万余人,目前当地共有侨资企业250余家,吸引外来务工人员5万多人。
出国“淘金者”多、侨资企业多、外来人口多,形成了江口镇典型的“三多”现象。这种现象造成了当地留守家庭越来越多,涉外涉侨婚姻纠纷、赡养纠纷,以及侨资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劳资关系纠纷等问题也愈发突出,调解难度大。如何调解处理这些纠纷,成为了摆在当地基层法院和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以侨搭桥:布起调解衔接网
涉外涉侨纠纷,跑法院是一个解决办法。“不过,大大小小的纠纷,都去跑法院,也不是个好办法。”江口镇侨联主席卢国珍说,“打官司既耗时耗力,又浪费钱,到最后判决结果下来,损害双方感情不说,执行起来也困难重重。”
如何发挥优势,更好地调解侨务纠纷,当地人摸索出了新办法。江口镇侨联属下有几十个村侨联小组,侨联组织网络健全,有一支长期热心为侨服务的工作队伍,尤其是各村、居委会侨联小组长,他们熟悉侨情,掌握侨务政策,又与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归侨侨眷长期紧密联系,侨胞们充分信任他们。因此,充分发挥侨联小组的网络优势,以侨搭桥,巧妙化解各类涉侨涉外纠纷,成为了一条“捷径”。
2007年,江口侨联便与当地法庭合作设立了调解衔接联络点和侨联法官工作室,并通过选聘和培训各村、居委会侨联调解员,整合各种可用的调解资源,探索建立起了侨乡多元化纠纷调解新机制,成效显著。
以调促解:化解纠纷不伤情
涉侨涉外纠纷,调解难度大,若处理不慎,还会影响侨乡稳定。“虽说矛盾纠纷可以通过诉讼解决,但势必难以化解彼此心中的怨气,因此我们提倡以调促解,化解纠纷也不伤感情。”江口法庭法官喻群芳说。
一首诗巧妙化解了一次邻里纠纷,这件事成为了以调促解的最好样本。原告杨某常年居住澳门,他老家的祖屋与被告唐某的家相邻,双方原先约定各家围墙的墙檐必须在30厘米以内。后来唐某擅自在自家墙上搭盖起防雨棚,影响到杨某家的通风采光和排水。双方争执不下,遂诉至江口法庭。
法院受理此案后,调解员卢国珍与经办法官商议,现场勘察并了解情况后,便借用“六尺巷”的历史典故,对二人晓之以理。典故是说清朝年间有个大学士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帮忙打赢这场官司,张英坦然一笑,挥笔写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信,便退让了三尺,邻居后来也让出三尺宅基地,结果成了六尺巷。
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让杨某和唐某的情绪缓和不少,调解员继续耐心调解道:“邻里关系要比砖瓦更重要,而宝贵的生命和时间也远比纷争重要得多。”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劝告中,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唐某同意缩短墙檐,并将防雨棚改成水漏管,不再滴水至杨某家,两人最终在调解室内握手言和。
自侨联调解衔接联络点设立以来,当地侨联共引导诉讼83件,诉前调解219件,委托调解122件,协助调解177件,促进了侨乡的稳定与和谐,江口镇侨联也因此多次被授予“全国侨联系统先进基层组织”称号。
以心帮侨:解心结乐侨胞
“能在庭外调解的,尽量庭外调解,调解不成的才去法庭,免得法庭相见伤和气。”卢国珍说,对于涉外涉侨纠纷,争取引入诉前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对于江口调解衔接联络点,不单单是发生纠纷时侨胞会想起它,就连房屋拆迁、子女入学就业等问题,侨胞也会到这里寻求帮助。为此,联络点专门启动“节假日办案”工作机制,这是因为侨胞长期在外,大都在节假日回乡,实行节假日办案方便侨胞随时联络调解员,解决矛盾纠纷。一个个用心、用情的帮扶,不但成功调解了纠纷,更是赢得了广大侨胞的信任,许多侨胞回乡后,总爱到江口调解衔接联络点“串门”,不少侨胞还把这里唤作“温馨的家”。 (李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