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文/图 郑育俊
莆仙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宋元南戏活化石,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新中国成立后,莆仙戏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为莆田赢得了“戏曲之乡”的美誉。《春草闯堂》、《团圆之后》与《秋风辞》分别入选由中国当代著名戏曲家、戏曲评论家王季思编纂的《中国当代十大喜剧集》和《中国当代十大悲剧集》。
2013年11月26日,历时七年编纂的《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告罄,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莆田市有史以来出版的内容最丰富、篇幅最宏大的一部传统戏曲文献,也是全国地方剧种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史料典籍,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和收藏价值。
《丛书》编纂于2006年启动,由莆田市政协与福建省艺术研究院联合编纂,全书23卷,每卷约45万字,共1000多万字,内容涵括传统剧表演科介、锣鼓经、音乐曲牌、舞台美术、戏曲史料等诸多方面。《丛书》的出版,为中国戏剧艺术宝库增添了富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宝贵资料,对莆仙戏守成、传承具有深远意义,对莆仙戏创新发展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也可作为培养新艺人的宝贵教材,是一部研究莆仙方言不可多得的资料。
《丛书》由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陈至立、中国艺术院原副院长郭汉城等作序。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会顾问。福建省人大原副主任袁锦贵、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杨根生,莆田市委书记梁建勇等担任名誉主任。莆田市政协第四届、五届、六届主席翁毅彪、杨鹏飞、林庆生分别担任主任。市政协原秘书长吕品、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王评章担任主编。
在2013年11月26日举行的《丛书》编纂出版告竣座谈会上,参与《丛书》校注、编著的莆仙戏专家、学者、老艺人围绕莆仙戏的传承与发展展开谈论。
莆田市政协原秘书长、《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主编吕品:
成功源于各界支持
《丛书》编纂中,莆田市政协原秘书长、《丛书》主编吕品倾注了全部心血。《丛书》的付梓出版,让他如释重负,心中百感交集。
吕品说,《丛书》能够成功编纂出版,源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源于始终坚持严谨负责的治学态度,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情结与执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确定把出版《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列入莆田市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编纂一部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史料性、规范性的文化精品,为莆仙戏申报世遗提供重要的物化资料。
“这项工作不仅是莆仙戏历代艺人梦寐以求的事,也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吕品欣幸自己能够参与《丛书》编纂。他说,不少老艺人虽然无法直接参与编纂工作,但都表示愿意献计出力,不少人还贡献出毕生研究成果。第一批卷本问世分发后,来电来文索书者络绎不绝。《丛书》受到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
吕品说,莆仙戏传统剧目之多是全国其他地方剧种少见的,目前可查的有5000多个,现存有剧本的3000多个,其中不乏历史名作、力作,是中华民族文艺的灿烂瑰宝。《丛书》17卷剧本类共选注236个传统剧本。这些古剧目都是经过反复论证比较来挑选确定,既有业界公认的与宋元南戏、明清传奇密切相关的剧目,又有莆仙艺人自创的代表性剧目。在校注过程中,每卷的校注稿都反反复复修改不下十遍,最多有达15遍之多。编纂工作劳心费神,工作量大、难度大、稿酬低,但参与者凭着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莆仙戏的情结与执着,不计名利地完成这项工作,为后人研究地方戏曲文化和莆仙方言保留可借鉴的历史资料。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院长、《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主编王评章:
文化需要创新积累
《丛书》的另一位主编就是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院长王评章,他不仅自己参与《丛书》编纂工作,还带领省艺术研究院给予各种帮助,包括珍藏50多年的古剧目抄本和历史资料。
王评章说,只有编纂过古籍的人才知道,花费七年多时间编这样一套丛书时间是非常短的,足以见得校注之紧迫与艰辛。这套《丛书》的编注与出版是了不起的文化工程,把现代文化学者对艺术、文化、生活的经验凝聚下来,传承给子孙后代。
“我们常常强调没有创新就没有文化,其实没有传统就更没有文化。”王评章认为,文化需要创造,更需要积累,创新是一种发展,积累也是一种发展。文化之用在深在厚、在于“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他建议,文化发展既应提倡“协同创新”,也不能忽视“还本汲深”,从文化的基因中获取生命的原始活力,获取开新的能力。
王评章说,此书的告罄是应运而生,是莆田文化自我审视,自我继承、发展的要求。它所蕴含的意义不仅包括地方戏剧、宗教、方言等方面的价值,还在于展示了古代莆仙人日常的生活方式、态度、价值信念、情感经历、心理模式、人际关系,对生活的承受能力、认识能力,以及尊严、意志等万般人的生存状态与人性的光辉。
莆田市政协学习宣传和文史资料委原主任翁卫平:
是终点又是新起点
《丛书》编纂启动时,时任市政协学习宣传和文史资料委主任的翁卫平主动挑起重担,担任《丛书》副主编,为《丛书》成功编纂贡献一份力量。
翁卫平说,《丛书》的校注编纂与出版,从2006年9月26日上午市政协组织召开《丛书》编纂动员大会算起,前后历经七年时间,丛书内容涵盖了传统剧目、锣鼓经、戏曲音乐、舞台美术、表演科介、史料等多方面内容,是一部地方戏曲百科全书。参与编纂校注的人员汇集了省内文化界、戏剧界、社科界众多的专家学者与老艺人,他们的劳动成果是深厚理论与丰富实践相结合的艺术结晶。对于戏剧界来说,《丛书》的编纂出版,抢救了一批濒临失传的经典资料,保留下许多或靠口授心传的艺术精华,为今后莆仙戏曲艺术教学和研究、学习和继承、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标本和依据。而且全面突显了中国南戏“活化石”特色与魅力,翔实反映了莆田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新形势下建设文化强市,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也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备条件。
“作为工作人员之一,自己能够参与其中,深感荣幸与欣慰。”翁卫平对自己能够参与《丛书》编纂感到激动。他认为,编纂工作已告一个段落,画个句号,算是一个终点。但从莆仙地域文化的发展角度看,这套《丛书》又是一块基石,是一个新的起点。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杨榕:
推动文化遗产发展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杨榕是《丛书》的副主编,他一个人完成了3卷的校注编纂,还参与《丛书》的审校工作,对编纂工作投入大量的精力。
“莆仙戏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以往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史料集》附录的莆仙戏传统剧目名录为此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杨榕说,莆仙戏历史悠久,剧目丰富,戏班众多,历史上有名字可寻的戏班达200多个,关于莆田戏班社的资料,这是目前全省地方剧种中最丰富的。这对于研究福建民间戏班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杨榕认为,这是一部莆仙戏文献集大成巨著,是迄今为止我省规模和篇幅最大的地方戏丛书。其中大量的调查资料出自当事人、知情者,其内容的可信度极强。若详细阅读该卷本,可清晰地把握莆仙戏文献发展脉络,把握莆仙戏发展历史与文献形成的关系,对于研究莆仙戏历史发展具有参照作用。它的出版将推动莆仙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也为其他剧种编纂同一类型丛书提供经验,减少在工作中的弯路。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尚宪:
莆仙戏老树开新花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尚宪特地从厦门赶到莆田参加座谈,畅谈参与编纂《丛书》的甘苦。
郑尚宪说,莆仙戏具有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生机勃郁的特点,环顾全国现存的上百个戏曲剧种,同时具备这三个特点的,仅有莆仙戏。在全国大多数古老剧种都严重衰微,甚至濒于绝境的大环境下,莆仙戏老树新花、独放异彩是一种十分独特的人文景观。
在这一辉煌巨著里,收录的莆仙戏传统剧目极为丰富,包括宋元南戏、目连戏、明代南戏、明清传奇,以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