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我市根据省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莆田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书》,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城乡统一并落实到位,以公办中小学为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超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及时消除D级危房,农村寄宿制学校基本消除“大通铺”现象,大部分学校能开齐开足课程,困难学生得到有效帮扶。
在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卢培玉委员代表市民盟作了题为《关于促进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的发言。卢培玉说,虽然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教育资源分布与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农村教育资源闲置浪费,新开发区教育发展滞后,城区教育压力巨大;还有一个是教育质量参差不齐,难于均衡发展。为此,她代表市民盟提出意见建议。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荔城区第二实验小学新校区环境宜人。图为学校小盆景架绿意盎然,一位小朋友好奇向外张望。郑育俊/摄影
近年来,我市农村学校新盖了很多教学楼、宿舍楼,硬件设备不断完善,但大量人口进城致使农村对教育资源需求锐减,农村学校校舍和教师编制闲置严重。城乡结合部进行大量的房地产开发,集聚大量人口,对教育资源需求激增。新开发区学校布局建设滞后致使学生纷纷挤进中心城区学校,中心城区交通、住房、教育等承受巨大压力, 学校纵然有着大量的优秀教师等优质软件资源,却也满足不了所有进城求学的莘莘学子, 学生求学困难,群众教育成本增加。
卢培玉委员说,在2013年11月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福建省申报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进行督导检查的八项指标中,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用地面积、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等五项指标在一些城区显著偏低,说明城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还有在城郊、农村,困难校、薄弱校依然存在,教育质量普遍低下,根本无法与城镇相比; 城镇学校之间优劣落差也很明显,“择校”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科学调整我市教育规划和教师编制,尽可能平衡优质教师结构
要根据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合理调整和科学规划学校布局,遵循就近入学原则,使学校布局与流入地、流出地人口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配套教学点建设要及时跟进,落实到位。
教师编制要按照办学规模的变化年年调整,不断平衡学校之间的教师职称结构,改变当前存在一些学校高级教师大量“闲置”,而另一些学校却只能依靠“老”初级教师在超负荷地起着骨干教学作用的现象,以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
●加强交流,设计刚性的操作程序来确保教师公平公正顺畅流动
要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健全城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城郊、农村中小学任教,真正让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规范学校招生行为
规范民办初中校招生行为。要让百姓享受公益性的优质初中教育,首先要改革招生政策,对民办初中招生实行 “自愿报名、限报一校、摇号招生、免试入学”的办法。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对公办和民办学校在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招生计划。想上民办学校的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到招生主管部门登记造册,登记数超过计划数的,要向社会公开摇号确定其招生名单,从而抑制民办学校暗地里任意筛选、分类收费等造成公办、民办初中生源质量极不均衡的后果发生。
公办学校以就近入学为原则,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要严格控制和适度放开相结合,科学制定生源涌入的竞争机制,把生源涌入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要把生源外流作为影响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评价依据之一,对片内生源大量外流的学校,要制定并落实问责机制,保证生源分布相对合理,促进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深入推进评估评价制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建立、完善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和反馈指导体系,禁止单纯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排名,禁止单纯以课业分数对教师和学生排名,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让所有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当前,由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和反馈指导体系的缺失,很多学校的工作总是围绕着几位有希望考上重点校而给学校带来“名气”的学生转,造成教育不公平、质量发展不均衡,择校问题突出,中考中出现较高比例的极低分现象,等等。这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
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重塑教科书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目前,教学中教辅材料的作用常常盖过教科书。建议中考以教材为命题蓝本,使教师更注重应用教科书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教科书的内容当做学生学习的范例、资源和媒介,重视学生的认知需求和情感体验,深入分析和挖掘教科书内容所蕴含的知识价值,关注教科书编排的整体思路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教学回归课本,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使教辅材料在中考中的作用效率下降,抑制教辅的滥用,抑制由于拥有教辅资源的差异而造成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