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到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hellip;hellip;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在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林向前委员作了《关于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发展普惠金融的建议》书面发言,他对如何加大农村金融创新,发展普惠金融服务,促进富民惠农提出建议。
金融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强调了要突出强农惠农,促进农业农村繁荣发展,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等等。这些举措切合莆田实际,具有战略性。林向前委员说,银行业要主动对接,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创新金融产品、发展普惠金融,全力服务地方发展。对此,他建议:
政府加大对金融部门的引导,创新推出适合当地发展的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对接地方产业,更好地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着力打造“信贷超市”,让每个群众、企业都能在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等金融服务,如针对当地特色产业、三旧改造、幸福家园、美丽乡村等项目,推出相应配套的金融产品。还有,由政府牵头,协同涉农部门联手金融机构开展支农惠农创新合作,适时推出改善民生、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等政银合作金融产品,不断满足群众生产、生活中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政府加大对涉农金融机构的倾斜,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按照普惠金融的要求,金融机构要开展“阳光信贷”服务,延伸金融服务半径,合理布设社区银行,推广自助机具、布设小额便民点等工作,存在着人力投入多、成本高、风险大、效益低等困难,建议政府加大对涉农金融机构的财税支持力度,制定涉农贷款的增量奖励办法、涉农财政性存款与涉农贷款挂钩机制、涉农金融机构的财政补助办法,并对在边远农村地区设立机构和服务网点给予一定财政补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金融的建设投入,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完善农村、农业保险及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农业是一个靠天吃饭的产业,自然风险较大。当前,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民稳定增收渠道单一,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仍需付出艰苦努力,建议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完善农村、农业保险体系,积极发展各类农村保险,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完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有效转移农业风险。同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