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田:提升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
【发布日期:2016-01-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市政协“提高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专题协商】报道之一

莆田:提升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

图为委员们正在观看相关养老情况录像。

家政服务网络化。图为凤凰家政服务。

养老问题,既是社会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更是发展问题。
为切实提高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按照市政协2015年度协商工作计划,经市政协主席会议研究,2015年9月份,市政协彭丽靖副主席带领部分委员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开展“关于提高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的专题调研活动。
2015年9月初,调研组一行深入我市各县区,察看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幸福院及机构住养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娱乐等需求情况,听取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等专题情况介绍,并召开了专题座谈会。9月底,调研组部分人员又赴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厦门市以及泉州市,调研学习兄弟设区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做法与经验。10月9日,林庆生主席主持召开市政协主席会议,听取调研组调研汇报,对修改完善调研报告提出指导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个别访谈、部门协商等方式,了解基本情况,寻找薄弱环节,分析深层原因——借鉴外地的做法经验,形成了调研报告,为市政协专题协商会议做好准备。
2015年11月17日上午,市政协召开2015年第五场专题协商会,主题为“提高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市政协主席林庆生,副市长傅冬阳,市政协副主席陈元、李力利、王玉宝、林惠中、彭丽靖、梁国章,秘书长陈剑华出席。
会议气氛热烈,委员们踊跃发言。彭丽靖代表课题组介绍总体调研情况。调研组成员黄新春、林玉霖、陈旅棱、范少阳等围绕主题作了发言,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市卫计委、民政局、人社局、财政局、老龄委等市直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协商,听取委员意见并提出了具体工作意见。傅冬阳代表市政府发言,感谢委员们对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关注和投入,表示要积极吸收协商会议提出的相关建议意见,持续推进我市养老服务科学发展。
林庆生指出,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增进老年人幸福的迫切需求,要从长远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社会养老工作的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构建一套科学管理、良性循环、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服务需求。要为社会化养老提供政策支持,积极引进市场机制,把社会资本和社会组织吸引进来,努力实现服务形式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营造安全、便利、诚信的消费环境。市政协调研组要持续了解老年群体的意见诉求,跟踪思考研究,为市委市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

●调查研究

【现状】
我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市统计局数据,2015年我市60岁以上人口达45.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6%,“十三五”期间,我市老年人口每年将以3.5-4个百分点再增长,平均每年增长1.3-1.5万人左右。
为有效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养老服务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作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的重要工作,于2014年6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莆政综〔2014〕76号)(以下简称《意见》),不断优化养老设施建设,持续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市民政局、人社局、财政局、卫计委、老龄委等市直部门,认真贯彻《意见》,采取积极措施,全面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具有莆田特色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全市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市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养老保障逐步提高。全市养老床位10938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29.2张,全市公办养老机构有社会福利中心3所、乡镇敬老院42(建成35所,在建7所)所和军休所、光荣院4所,床位3418张,养老服务设施覆盖81.8%社区(110个社区)、91.3%乡镇(46个乡镇)21.1%村(862个行政村)。
民办养老机构得到发展。2006年以来,全市已批准筹办民办养老机构23家,设计床位数10306张,现已投入运营5家、床位1997张,在建3家,3家已取得土地手续正在办理建设程序, 12家尚处于土地申请筹办阶段。市政府列出专项资金(福利彩票、公益金)为民办养老机构按每张入住老人床位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床位补贴,对新建的民办养老机构,在规划立项、土地划拨、建设补贴、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对已经投入使用的民办养老机构,在水、电、燃气、采暖、物业、有线电视安装等方面给予优惠。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全面启动。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90所、居家养老床位180张,已获省认定并补助的农村幸福院116所;老年人权益得到维护。老年人乘车优待、高龄老年人特殊补贴等政策全面落实。

□时报记者 郑育俊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