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田:提升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六)
【发布日期:2016-02-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市政协“提高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专题协商】报道之六

●各界声音

黄新春:加强养老公共服务规划

根据统计,我国60周岁以上老人约占总人口的15.5%。随着人们生活和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老人化趋势逐步加快,独生子女一对夫妇至少照顾四位老人的状况已经来临,居家养老给年轻人带来的压力十分巨大,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顺应了市场需求,应运而生,成为夕阳养生产业。
市政协委员黄新春说,目前,我国实行的仍然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养老体制,社区养老只占7%,机构养老只占3%,但可以预见,养老新观念、生活奔小康的到来,必然有更多的老人具备经济能力也愿意跳出封闭式的家庭养生,到条件更加优越的社会养老机构享受开放式的养生,这也是年轻一代所希望看到的。
社会养老前景广阔。社区养老以乡镇(街道)敬老院为主体,很多未予启用或没有充分利用。机构养老的资本投入来自民间(政府有微量补贴),几乎是非公益性质。有能力进入社会养老特别是机构养老的老人毕竟少数,主要是离退休和富裕家庭成员,而且都属年龄较大、体质较弱或者丧能的人群,大部分集中在城镇。
如何让这些弱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病有所医?黄新春认为,这不但是政府份内的事,也是全社会应当共同关注的事。所以,建设好社会养老机构非常重要,规划是基础是前提,是引领养老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风向标。
黄新春说,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年,对落实养老公共服务规划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我市已经出台了莆政综[2014]76号《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下一步关键是如何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意见》内容,并把《意见》主要精神吸收进《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之中,与城市、农村其他建设规划并重同步考虑实施。对养老公共服务规划,总体上要放眼未来,增量扩容,重视功能配套、服务内容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要探索公建民营、医养护结合的养老新模式,布点上体现舒心幽静的养生和方便优质就医的衔接,规模上根据人口分布和聚集密度,讲究宽松但不奢侈浪费。
为此,黄新春建议:一要摸清底数。摸清人口分布情况,包括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和各年龄段人口的分布情况,为养老市场需求提供较为准确的预判;摸清乡镇(街道)现有养老服务设施情况,包括数量、规模、功能配套、分布和辐射周边人口情况;摸清城区包括新建区[含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和旧建区[含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以上情况。
二要新建区抓好养老服务设施“四个同步”的落实。《意见》规定,2014年起,各级在制定城市(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必须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凡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移交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统一调配使用。“四个同步”,规划先行,建议在项目审批阶段,必须邀请民政部门对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参与联审。规划必须明确地块位置、占地面积、建设规模、功能配套、绿化亮化美化、容积率,和建成时间、验收交付使用,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作为土地招拍挂或土地协议出让的前置条件。违约责任可参照解决“城市入园难”的做法,若做不到“四个同步”,相关部门不予办理新建区竣工综合验收,开发商要支付约定违约金等,给予严肃追究。
三要旧建区抓好养老服务设施的补置和完善。《意见》还规定,凡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和建设指标要求的,当地政府要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配备养老服务设施,不得挪作他用。这里的限期要根据当地养老需求情况,可分期分步补置和完善到位。各级政府要明确分步实施的具体目标任务,加大督查力度,保证按时序顺利推进,力求做到旧建区养老服务设施各方面条件跟上新建区,以满足老年人多种养老需求。
四要抓好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和功能配套规划。《意见》对政府投入养老机构建设作了明确要求,各地要从现实和发展趋势出发,规划好乡镇(街道)敬老院的数量、位置、规模和功能配套,没有必要一步建设到位的,可根据需要逐步分期建设,避免建而无用。但务必预留备用地,不得挪作他用,务求建设规划与用地规划、消防规划、环保规划的统一。要严格控制机构养老。机构养老是养老社会化的一种模式,若是公益性质,那就是做慈善,这种情况极少;绝大部分机构养老是赢利性的,商业运营,投入成本高决定了不能低收费,以致入住的人群有限、人数不多。所以,对机构养老设施的规划要特别认真慎重,绝不能事事顺着投资商的意愿无原则迁就,要防止已经出现的圈地不建设、建设不到位、建了没市场,甚至改变土地用途的现象继续发生。机构养老设施的布点,必须考虑四个因素:辐射的人群,家庭经济条件很重要,富人集中的地方,机构养老才有市场;人口数量特别是老年人和即将步入老年人的数量,老人数量越多养老需求就越大;交通方便,离家不能太远,出入路况要良好,便于家人探望;便于就医,前面说过,机构养老的人群往往是年龄较大、体质较弱或者丧能的,需要经常就医,急救的情况也不少,附近有医院才有保障。所以,利用医院优质资源举办医养护结合的养老机构,很可能受人欢迎。莆田人有忌讳医院的思想观念,若医养兼容,特别是住院部与养老生活区混为一体,老人顾虑大,影响心情。医养护结合还是保持医院与养老区适当距离为好。机构养老要做强做大,这些只是外部影响因素,内因才是关键,内因涉及规划的有养老设施的健全和完善,养老环境的宜居和养性,服务功能的配套和维护等等。
床位入住率与收费是机构养老获利的两条根本途径,高收费必然抬高入住门槛,使得机构养老本来就很有限的覆盖面趋向萎缩,影响床位入住率。床位入住率与高收费难于兼顾。如此,投资商投巨资建设举办机构养老,难于获得预期回报,自然无法健康持续发展。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投资商投资成本,厦门公建民营的养老模式值得借鉴推广。各县区政府可选择靠近(10分钟内的车程)县区级医院的地块,各试点规划建设一所标准化规范化的养老院,进行招投标公建民营,承担政府托底人群的养老义务。
五要循序渐进分步建设。规划与建设密不可分,规划要有前瞻性,适度超前,规划用地要留足,建设规划要高起点、高质量、功能齐全。但建设规模和速度可视需要分步分期进行,如果不顾市场规律,一味追求完美,凡批必建,一建到底,很可能带来资源的无谓浪费,现有一些养老设施的大量闲置,就是充分的证明。
六要进一步规范养老项目用地建设。适当增加养老项目用地指标,纳入“十三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之中。汲取养老项目用地获批后,项目业主迟迟不建,想改变土地用途,转为房地产开发或其他商业开发,已建成的项目没有按原来的立项内容进行经营建设或挪为他用的教训,在审批项目用地时,要对项目业主拟建成投用(可分期)的时间作出明确要求,加大对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的监管,自项目用地获批之日起两年内尚未动工的,要无偿收回土地;未按期按要求建成投用的要按月加收土地出让金一定比例的土地闲置费;对擅自改变经营内容的要依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责令限期纠正。
黄新春表示,机构养老目前虽然市场低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经济承受力的提高,其发展空间还是看好看大。机构养老设施的规划要张弛结合,逐步推开,既不能好大喜功,一哄而起,遍地开花,也不能瞻前顾后,鼠目寸光,停滞不前,适度最好。 (时报记者 郑育俊)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