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王少华:加强“海丝”文化遗产筛选保护
【发布日期:2016-03-1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编者按】 在国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福建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为此,民进市委会课题组积极调研,从莆田市“海丝”文化遗产的筛选和保护入手,着力探索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争取赢得先机,取得更大作为。在今年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上,市政协副主席、市民进主委王少华代表民进市委会作“关于加强莆田市lsquo;海丝rsquo;文化遗产的筛选和保护的建议”的发言,所提意见建议富有建设性。

王少华:加强“海丝”文化遗产筛选保护

●莆田市重点涉及“海丝”历史文化遗产情况
莆田于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年)置县以来,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海上贸易景象,名副其实地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1、碑刻史料:三清殿碑园收存的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有宋兴化军祥应庙记》,之前是福建省发现的最早记载海上贸易情况的碑记,较详细记载了祥应庙祀奉的“显惠侯”庇护海商情况。近期,在西天尾镇又发现比该碑早70年的墓碑《朝奉郎尚书职方员外郎分司南京护军赐绯鱼袋河南方公墓誌銘并序》,该碑记载了莆田著名藏书家方峻任平海军书记时,“泉通番船习俗豪侈,井闾市邑列巨”,碑刻呈现当时沿海对外商贸的繁华局面。还有在涵江、秀屿区北高、荔城区黄石镇相继发现三块摩尼教残碑,不同区域发现石碑,说明外来摩尼教曾经在莆田非常盛行,成为研究莆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实物。
2、文献史料:晚唐五代著名文学家、邑人黄滔《贾客》中描绘:“大舟有深利,沧海无浅波”,反映先民造大船出海获利。北宋邑人蔡襄《荔支谱》载,兴化荔支已用红盐法加工后,“水浮陆转,以入京师,外至北戎、西夏,其东南舟行新罗、日本、流求、大食之属,莫不爱好”。《兴化府志》亦载:开禧元年(1205年)“王居安知兴化军,言蕃舶多载香料、象犀,崇侈俗,践铜镪,宜遏绝禁止” 。从众多的文献资料看,当时莆田不仅有直接的海内外贸易,而且是南北贸易航线的必经之水道。
3、海神妈祖:现存南京静海寺内闻名海内外的《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是由明成祖朱棣亲自撰文,歌颂妈祖在郑和七下西洋中的作用,印证了妈祖信仰是“海丝”的精神支柱,传播路线也与“海丝”发展轨迹几乎一致。
4、古代港口:唐宋以来,湄洲湾、平海湾、兴化湾拥有贤良港、吉了港、小屿港(即秀屿港)、太平港(即枫亭港)、白湖港、迎仙港、平海港、江口港等,成为海内外船舶聚集的地方。
此外,航标塔遗存有:仙游天中万寿塔、涵江雁阵塔遗址、荔城区汀江塔仔塔、秀屿东吴石塔等。特别是天中万寿塔塔身第四层浮雕像具有明显的外国雕刻元素,是中外文化融合的象征。
5、沉船印证:南日岛、湄洲湾海域水下考古调查,发现宋元明清时期的多处沉船遗址。其中较重要的有:南日岛北土龟礁一号宋代沉船遗址;“北土龟礁二号”元代沉船遗址;湄洲湾文甲大屿元代沉船遗址;湄洲湾大竹岛清代沉船遗址;南日镇北日岩三号清代晚期沉船遗址。以及收藏于市博物馆的莆田海域打捞的数千件宋末元初和清代的瓷器,基本能够与国内古窑址考古出土、海外发现的同类器物相对应,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资料。
6、天文图轴:市博物馆收藏一幅明代天文图,是研究中国航海和天文的不可缺失的重要文物。该图轴参加 “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九省(市、区)联展”,并被制成图板在联合国总部展出。
●莆田“海丝”遗产的保护建议
莆田“海丝”文化遗产,相对分散,急需大力宣传、征集和保护。
1、挖掘和整理“海丝”遗产
①华侨遗存:莆田人素有闯外精神,全市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达150万人之多,涌现出众多海外侨领、商界翘楚,是推动海丝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发挥侨务部门优势,做好会馆、同乡会和侨领、侨商、新华侨、侨二代、侨三代等侨情普查,向这些侨商征集祖辈出海谋生的文物,是申报“海丝”世遗的重要资源。
②妈祖遗产:市委周联清书记曾接受采访时说:“目前,全国有泉州等9个城市联合发起申报lsquo;海上丝绸之路rsquo;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城市都强调了妈祖宫庙在海洋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莆田市正在以lsquo;海上丝绸之路庇护神妈祖文化发祥地rsquo;名义积极参与lsquo;海上丝绸之路rsquo;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因此,要紧抓机遇,利用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平台,收集妈祖信俗中与“海丝”密切相关的遗产,实现妈祖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③码头遗产:从现状看,古码头基本损毁,甚至有的已不复存在,因此有必要组织专业人员实地普查,认真筛选,把遗存明显的加以切实保护。特别是与航海有关的古塔遗产,要进行彻底普查,筛选出有历史确切记载“海丝”关系密切的古塔进行修缮保护,并妥善建立档案。
④海丝文物:对目前莆田已知的涉“海丝”可移动文物,如历代石碑、木雕像、木匾额、史书古籍、沉船陶瓷、明代天文图等,要逐件进行筛查登记,建立较详细的档案,同时要妥善采取保护措施。并组织专业人员对这些文物与“海丝”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其普遍价值,以期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的定义、突出普遍价值和路线图等,形成学术共识。
2、建立机构:21世纪海丝核心区建设涉及许多方方面面工作,应尽快组织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协调机构,明确职责,高效运行海丝遗产普查、筛选及保护工作。
3、铺开宣传:21世纪海丝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各地群策群力,还要沿线国家、地区的认可,在求同存异、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和谐的政治氛围、经济文化共赢的良好局面。因此,目前应召开宣传动员大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有关“海丝”的决策上来,在《“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框架和福建省相关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有序地推进落实,梳理交流合作对接点,理顺保护和发展思路,发挥区域优势,勇敢承担国家和省政府给予的重要使命。
王少华最后说,莆田要积极挖掘历史上海丝的闪光点遗产,做好历史遗产筛选和保护工作,主动融入福建省21世纪海丝核心区建设。 (时报记者)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