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市政协“推进我市食品加工产业加快发展”专题协商】报道之九
【发布日期:2016-12-0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部门回应

有效监管食品质量安全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狠抓食品相关产品监管,全力推进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食品相关产品有两类,一类是列入生产许可证目录管理的产品,有食品用塑料包装、食品用纸包装、餐具洗涤剂、工业和商用电热食品加工设备、压力锅五类;另一类是不列入发证目录管理的其他食品相关产品。
近年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积极采取建档、巡查、回访检查、年度审查、等级评价、监督抽检、无证查处、专项检查等举措,加大对食品相关产品的监管。食品相关产品连续5年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在95%以上,质量状况好于其它工业产品。2014年至今,新增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14家,立案查处食品相关产品违法案件18起。
开展监督抽检。建立以省级监督抽查为主、国家级监督抽查和市级专项抽查为补充的监督抽查新机制,不断强化监督抽查整体合力。2015年,各级质监部门共监督抽查我市食品相关产品35家40批次,合格40批次,批次合格率为100%,比2014年有显著的提升。
加强证后监管。近年来,每年都组织召开一次全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工作会议,宣讲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签订产品质量承诺书,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依法组织生产。组织县(分)局,全力开展获证企业巡查、回访检查、年审、等级评价等证后监管工作,2015年,全年共检查获证食品相关产品企业64家次,回访企业8家次,等级评价企业43家,年审获证企业38家,年审率达100%。
严把取证质量。严明生产许可工作纪律,严格准入条件,切实开展许可证现场实地核查和审查工作。2015年,全市新增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5家,变更换证1家,不予许可企业2家次。
开展专项行动。2015年,共组织开展节日检查、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调查、食品相关产品大检查、密胺餐具专项整治行动、10类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等专项行动,以专项整治来促产品质量提升;全力排查无证企业,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46人次,检查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180家次,发现问题17个,立案查处5家,罚没入库6.3万元。
主动靠前服务。围绕我市重点项目,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企业开展现场指导服务,提前对接,找准服务切入点,一方面引导企业严格按许可规范运作,从厂房的总体规划布局、工艺流程设计、塑化剂风险点防控等方面提前介入指导,避免事后拆建改造,节省投资成本;另一方面加强同省许可证审查中心沟通协调,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各环节时限,帮助企业尽快获取生产许可证,加快投产增效。
下一阶段,市质监局将进一步研究新常态下食品相关产品的监管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全力保障消费者消费安全。
积极参与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加强与市食安办、市食药监局、市工商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与配合,按照市政府《2016年全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的要求,落实好各项措施,全面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加强电商监管。以密胺餐具产品为重点,开展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探索构建“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质量服务与质量监督作用,净化网络购物环境,保障线上、线下产品质量。
严格证后监管。以检查企业是否“持续保持生产许可的规定条件”为重点,采取“双随机”的方式,开展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核查“企业的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工艺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增加了生产线和生产厂点等。
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协同上级部门开展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持续查找辖区内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发布风险警示,向企业发放风险告知书,不断完善风险通报预警制度,从源头上防范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努力实现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处置常态化、规范化。
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以密胺餐具、非复合膜袋和复合膜袋为重点,组织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凝聚合力,综合施治。对内,与履行各项质量管理、计量管理和质量监督职能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发力;对外,调动县区政府积极性,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协调一致,共同行动,努力提升我市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实现以综合整治促质量提升,以质量提升促转型升级的目标。

优化监管促进通关便利

莆田海关积极采取措施,助推我市食品加工产业加快发展。一是优化监管促进企业通关便利。继续实施“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改变原有现场提交纸质单证的操作方式,使我市食品进出口企业享受到提高通关速度和降低通关成本的双重好处;持续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与省内外海关在监管要求、作业流程和服务标准方面执行统一标准,实现“区域联动,多关如一关,关通天下”;继续推进“三互”大通关改革,深化“单一窗口”建设,强化关检执法协作和信息共享,提高我市的通关便利化水平,降低食品加工企业的通关成本,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
二是贴心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困。建立食品加工产业大户企业档案,指定专人作为企业联络员,主动了解辖区内食品加工行业重点项目、企业与海关职责的关联情况,对和润集团、中粮集团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在设备进口、产品出口等方面突出个性化服务措施,引导企业用好用足用活海关优惠政策,化解通关瓶颈,节省运营成本。同时,强化“12360”海关热线咨询服务功能,开展海关统计数据的社会化服务,及时准确地为政府决策和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三是主动作为促进企业做强做大。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力争至2020年食品加工业规模产值超千亿的目标任务,深入兴化湾南岸食品工业园、东吴食品工业园、太湖食品工业园、南日岛海洋牧场和后海现代渔产业园等园区,加强一线调研,掌握项目进度,并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积极帮助协调解决遇到的难题,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少走政策弯路。针对有意向申请设立海关监管场所、申请海关高级认证的食品加工企业,以召开企业座谈会、上门宣传服务等形式,加强政策法规、通关便捷举措、创新制度的宣传和引导,帮助我市食品加工企业做强做大。

发挥示范区的引领作用

2015年,莆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辖区共检验检疫进出口食品货值9亿元人民币。我市出口食品加工体系初步形成。出口啤酒、饮料、鲍鱼罐头等企业普遍建立了HACCP、ISO22000等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百威英博、天喔食品等一批工业食品企业出口量逐年增长,鲍鱼罐头出口企业已达6家,出口鲍鱼示范区示范效应初步显现,特色水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进口食品初具规模。依托莆田天喔公共保税仓库,莆田进口葡萄酒、洋酒、奶粉、休闲食品逐年增长;去年对台港小额贸易恢复,对台食品农产品贸易正在快速发展。
大进大出的深加工粮食产业链正在构建。自2014年秀屿港进口粮食指定口岸获批以来,进口粮食逐年增长,去年进口粮食已超过百万吨,目前已有华港、元辰等公司开展油脂初加工,正在筹建的和润粮油深加工项目正在为莆田大进大出的粮食深加工项目带来新的格局。此外尚有正在协调引进关于澳牛屠宰项目,可为构建莆田大进大出粮油食品、肉类食品深加工项目提供新动能。
就下一步工作,莆田检验检疫局提出对策及建议:
加快推进出口水产品养殖基地、加工产业的集聚。莆田海域资源相对丰富,海带、紫菜、单双壳贝类沿海养殖产业具有一定规模,水产品加工出口潜力巨大。为此建议加大力度整合我市的水产养殖产业,投重金开展莆田特色的海带、紫菜、鲍鱼等苗种培育工作,大力推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不断扩大集约化规模。在此基础上,加快我市水产品加工产业园的建设,运用莆田特色产品原产地标志品牌保护的优势,大力拓展莆田水产业深加工产品品牌,做大做强莆田特色水产品产业。
充分发挥出口示范区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莆田市出口蔬菜和鲍鱼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加强部门联动,以华林蔬菜有限公司、新美蔬菜有限公司、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为示范引领,全面带动传统的莆田蔬菜、食用产业种植、加工业的复兴。同时充分利用现在建的南日鲍鱼出口示范区,推广鲍鱼、贝类养殖规范化、加工标准化、市场国际化,实现莆田辖区鲍鱼可持续发展,全面带动莆田特色农产品、水产品等特色水产品整合发展,拓展国际市场,构建莆田优势特色水产品出口产业链。
扶持进口食品产业发展。以莆田天喔公共保税仓库作为平台,全力构建莆田进口食品新产业链。当前可以通过复制自贸区经验,全力支持莆田天喔公共保税仓库一、二期产业平台建设,加紧构建保税模式的跨境电商发展平台,以吸引更多国际名优食品从莆田进口,并形成莆田新的产业链。同时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利用停滞五年之久的对台小额贸易重启,湄州岛筹建对台小额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