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记者 郑育俊
【市政协“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推进强村富民步伐”专题协商】报道之二
莆田:推进强村富民步伐
灵川下尾幼儿园
华亭云峰村民新居
罗屿岛搬迁新居山乐屿新城
城乡一体化改善了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着力建设服务均等、福利均等的新型城乡,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较大地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一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以实施“幸福家园”试点村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逐步改善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99个,累计创建率达27.8﹪,建成25个美丽宜居村庄(美丽乡村示范村),2016年再创建省级美丽乡村90个;全市“幸福家园”试点村目前共新建新型社区28个。实现县(区)通高速公路、乡(镇)通干线公路、建制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通水泥公路,解决了120多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二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实效。加大对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与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投入,基本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基本设备双达标,乡镇文化站和村级农家书屋、文化激情广场基本实现全覆盖,公交线路覆盖到41个街道(乡镇)。三是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升。2013年1月1日起全市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制度的并轨统一,以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筹资标准、待遇水平”上的统一。2012年起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机制,2016年起,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
●【问题】
我市强村富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基层农民群众的期盼相比,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着不适应、不平衡、难度大、水平低等问题。
村级组织能力不适应。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群众对村级组织服务需求的增长,我市村级组织仍不同程度上存在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服务能力不够强等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村级事务繁杂、待遇不高等问题,吸引不来人才、留不住能人,一些懂市场善经营的致富能手不愿回村发展;部分村“两委”班子的文化、年龄、知识结构欠佳,“双带”能力偏弱;部分村“两委”成员对“强村行动计划”的认识不到位、责任意识不够强,存在“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和畏难情绪等。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强村富民工作的推进。
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基础设施、资源条件等因素的差异,村(居)之间集体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区域位置好的村(居)能够依靠城区改造、工业园区,通过土地承包、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较好和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底子薄,缺乏造血功能,靠财政转移支付来维持运转,既没有发展公共事业的财力,也没有帮扶贫困村民应急的实力。从调研了解情况来看,目前我市“薄弱村”、“空壳村”的数量仍在半数以上。
农民收入增长难度大。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回落,农产品价格持续在低位运行。受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和生产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传统农业增产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同时,在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去产能调结构和农村人口老龄化、可转移劳动力人数越来越少的背景下,农民外出务工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工资水平增幅趋缓;以莆商为代表的外出经商人员的收入也受到很大影响,农民增收的幅度趋缓、后劲不足。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和政策的束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太多,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虽然近年来,各级财政对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加大投入扶持力度,但除了部分省、市“美丽乡村”、“幸福家园”试点村外,农村基础设施总体还比较薄弱,公共事业设施还比较落后。卫生条件差、环境不整洁、维护不及时等现象还比较突出。相比城市居民,农村群众在就业、就医、养老保障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农村群众因病因残返贫致贫、养老保障不力、失地再就业难等问题比较突出。
●【对策】
市第七次党代会描绘了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示范区的宏伟蓝图。做好强村富民工作,是落实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体现,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大胆探索;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合力协作,共同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战斗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实现“强村富民”的工作目标,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要选好村级组织带头人。实现强村富民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要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重点从农村致富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复员转业军人中的优秀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发挥其“领头雁”的作用。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拓宽村级干部选用渠道,打破行业、身份、职业、地域等局限,把懂经营、会管理、带头致富能力强的“能人”选进班子,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确保选配大学生村官工作常态化、经常化和普遍化,用大学生村官去影响、带动,形成一支新型的现代农村干部队伍。二要发挥中心村党委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城厢区霞皋村、云峰村、秀屿区上塘村等17个中心村党委的示范辐射作用,通过组织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机制共创,以强带弱,带动周边弱村共同发展。建议加强中心村党委建设指导,适时总结推广中心村党委建设经验做法,进一步规范中心村党委运行机制,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中心村党建模式。三要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加强对村“两委”成员、尤其是村主干的政治理论、岗位职责、实用技术和学历教育“四位一体”的培训,着力解决当前部分村干部中存在的方针政策不熟、思想观念落后、服务意识淡化、工作能力不强或不适应等问题,切实提高村干部自身能力素质;加强反腐倡廉主题教育培训,提高村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促进基层干部廉洁履职的水平。探索建立村干部培训教育基地,实施村干部异村、异镇或异县挂职锻炼等培训方式。四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村级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完善村级干部考核激励机制。要调准考核导向,把脱贫致富作为考核主要内容,对强村富民工作成效明显的干部进行奖励,引导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主战场干事创业。切实提高村干部政治和经济待遇,注重从实绩突出的村级党组织书记中选拔、招录乡镇和县(区)机关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干部队伍,拓展村级主干发展空间;注重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建立村干部经济待遇正常递增机制。通过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心,进一步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热情,更好推动强村富民工作落实。五要重视发挥无职党员作用。农村无职党员是村级党组织和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要借鉴秀屿区坝津村发挥农村无职党员作用的做法,安排和支持农村无职党员积极参与村务议事、村财收入、社会治理等村级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真正维护群众利益,提升群众对村级党组织的信任感,动员和调动最广泛的农村群众共同建设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