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友珊
刺绣,这针线活在民间已少见了。在神农架、乃至莆仙一带,它却顽强地活着,这一支古老的歌,在民间的女工手心美丽地唱响着。
古老的刺绣早在汉代以前,就在劳动人民的心中生根。挑花,是用针和线在布丝经纬之间有规律地穿搭成“times;”状,俗称十字绣针法。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缝连兽皮时,就已经形成了“times;”状的针法。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刺绣艺术。这女红成为古代女子手艺的必修课,展示着她们的才德,及对美的追求。这种美的风范也在民间播种生存下来。
哪怕最简陋粗俗的各色布料,只要按照心灵的图案,就能刺绣成一朵朵充满活力的艺术之花。这种爱的艺术品倘若献给心爱的人,心灵的光芒便会随之生辉。我想,最早制造这种美德的女子,一定是想急于寻找某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刺绣正好填补了过去的某种缺憾,那一针一线无不融入了她们最真实的爱和对生活最细致的理解。
爱刺绣的女子,她一定是个心眼极细的人,一针一线都能穿透灵魂深处,也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现实中美好的事物,都能成为她心灵的图案。我看见过我的姐妹们在古老的庭院里,在夜的深处千针万线把内心的光辉,绣织成明天的辉煌。待自己出阁时,她们会在红头巾上绣个《丹凤朝阳》、《双狮驮柱》,在枕顶上绣个《吉庆有鱼》、《蝶恋花》,在枕巾上绣个《鸳鸯戏水》,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她们心灵手巧的一面。唐代诗人杜甫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情景,“刺绣五彩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这些美好的刺绣伴随一个女子的一生。女婴出世时,乡邻好友往往要送礼祝福,其礼品多为手工的刺绣品。直至去世,她们也不忘带走心爱之物hellip;hellip;看着那一幅幅出土不久的刺绣,我的眼里又浮现出她们当年刺绣的美景,那一支古老的歌声,此刻又在我的心里唱响着hellip;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