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林斜行
【发布日期:2010-04-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山 风

“林斜”这个地方,在莆田大洋乡崇兴村的西北郊。晴日,站在“林斜顶”,可以看到福州大桥头,看到闽江江水中的来往船只,是个极好的旅游景点。
这里的山高、草茂、方圆几十里的大山,都是茫茫的草原,有“蒙古大草原”的美称。在大草原的中间,有一户当地“草民”居住着,公、子、孙三代,6个人,他们在这里靠草为生,办起耕牛“寄养班”,每年有数十头黄、水牛在农耕后,在这里过着吃饱、休闲的生活,每头牛都给养得肥肥的壮壮的。牧人每年放牧时间累计约120天左右,可收入“寄养班”的耕牛寄养费,谷子1000多斤,牧人感到心满意足,精心伺候耕牛,声誉越来越好,寄养的耕牛每年递增,从此,“林斜顶”成为闻名山里的牧牛“独家村”。
那是好久以前的一个早晨,我肩挑30斤谷子,与村庄里的几位壮汉,从老家巩溪村出发,翻山越岭约20多里,来到“林斜顶”牵牛回来要耕田冬种。当走至“下林斜”时,已够累了。我问曾来过这里的阿元,“寄养户”在哪里?他手指天空,说在你的头上,我抬头望之,面前是陡峭的山岭,一条小小的石板路直插云端,云中有一座隐隐约约的房子,这或许就是“寄养户”的住处。我不顾疲劳,勇攀高峰,约“爬”半个时辰,终于来到了“林斜顶”。
主人一看我们挑来谷子,笑脸相迎,忙请我们进屋。我放下谷子之后,举目环顾,这是一座三间厢,土木结构的平屋,两边直拖着二间长长的“护厝”,土墙,茅草盖顶,都是“牛舍”,看样子还比较宽敞。主人阿昆正在忙着什么hellip;hellip;
尔后,我们跟着阿昆横穿草原小道,来到牧场领回各自寄养的牛。说也怪,本来给我想的很复杂的问题,诸如怎样找到牛,怎样认识自己的牛,牛养得是肥是瘦等等,可在主人看来却是那么简单、明快,他用一颗什么“螺管”一吹,“嘟嘟”声响了几下,好像有长短音之分,果然不到几分钟,吃得饱饱的牛,便很有礼貌走到主人面前。我暗自佩服,真是神唉,这几十头牛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主人就是这些牛的司令。主人请我们各自领牛,他说牛的脖子上牵挂着一块刻着寄养户姓名的竹牌。哦,原先怕把牛搞乱的念头全抛到九霄云外了。
回来的路上,我们看到“林斜顶”的草原无边无际,大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感觉,主人告诉说,这里的“草源”除冬天外,几乎是常年青翠、嫩软,很适合牛的口味,所以牛寄养在“林斜顶”,包它来时瘦,回去肥。他还说草原上的野狼是有的,他也见过几次,但从未伤害过牛。老蛇等野兽是常见的,只要有所防备,不会被咬、被害,常见常防,也就自然了。
主人说生活在“林斜顶”草原上,什么都习惯了,什么都不怕,独户人家倒觉得自由自在。因为他和老伴住在这里数十年,除看牛外,还开了十多亩梯田,栽了地瓜,吃饱是不成问题的hellip;hellip;
不知不觉回到主人家门口,牛进牛棚等候,我们便赶快吃午饭。这天的午饭很独特,主妇说“你们没有事先通知,来不及准备,只好吃以地瓜米蒸熟的干饭,配家前自种的lsquo;番韭汤rsquo;(韭菜),还有山珍lsquo;姜片rsquo;”。此时的我饥肠辘辘,不管三七二十一,拼命吃个饱。我的同行阿星,他吃不习惯,只好粗粗吃了两、三下,就放筷,牵牛走了,我们只好紧跟,扛着扁担、麻袋,牵着各自的牛下山而去hellip;hellip;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