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端午节琐谈
【发布日期:2010-06-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许怀中

故乡仙游的一位挚友,端午节是生日,对这个节日,我总是十分关注。还有一个原因,每当它来临,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小时候在家乡过节日的情景。端午节吃粽子,看木兰溪的划龙舟,门上挂菖蒲、艾叶,过得有滋有味。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端午节的理解也越来越深。端午节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生活中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从前年起,为国家法定的假日。在这之前,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成功入选世遗名录。
端午节的名称,是我们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一个节日,据统计有20多个别称,如称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午日节、五月节、菖节、艾节、蒲节、端五、重五、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夏节、地腊节、灯节等。
端午节之所以有如此众多的别称,与节日起源不同有关。如纪念屈原说,它本来是夏季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此说最为流行。吃粽子、赛龙舟都与纪念屈原有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又有纪念孝女曹娥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迎涛神”传说春秋吴国伍子胥含冤而死,化为涛神,世人哀之而祭,故有端午。这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此外还有“龙的节日”说、“纪念女诗人秋瑾”说等等,不一而足。
这个节日的习俗,各地虽大体相同,但因地而异,丰富多彩。如北平端午节忌打井水,食铺出售“五妻饼”。山东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需饮酒一杯。山西解州这天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陕西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浙江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江西建吕府端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许多地方的习俗,时过境迁,有所改变,它们已成为历史的记载。
端午节不但是老百姓的节日,而且是帝王娱乐的节日。据载,唐、宋、元、明、清各代皇帝,均有临水观看龙舟的娱乐,也属于游戏之类。《旧唐书》中记穆宗、敬宗均有“观竞渡”之事。《东京梦华录》中记北宋皇帝于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这里有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供观赏、奏乐。明代皇帝在中南海紫光阁观龙舟,看御射监勇士跑马射箭。清代乾隆、嘉庆则在圆明园的福海举行竞渡。
民间的娱乐最流行的是龙舟比赛,此外,还有多种多样的游戏。古代有一种叫“斗草”,起源与中医药学有关。白居易《戏儿戏》诗中写道:“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端午又有射箭之戏,史书上有许多记载。
历代留下咏吟端午节的诗词,可说是端午节文化的丰富底蕴。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hellip;hellip;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hellip;hellip;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hellip;hellip;”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龙舟竞赛的壮观。梅尧臣《五月五日》诗云:“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南宋陆游《乙卯重五诗》诗云:“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鬓,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写出节日的习俗后气氛。苏轼的《浣溪沙》:“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佳人相见一千年”。写出妇女迎节日的盛装。欧阳修《渔家傲》词云:“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松,等闲惊破纱窗梦”。笔下端午节的景物与过节的欢乐气氛描绘得惟妙惟肖。最后引今人任春来的《端午快乐》一诗作结:“(端)来一盘大粽子,(午)阳高照普天庆。(快)请剥苇啖黄米,(乐)向此中寻真趣”。愿乡亲们端午愉快。

2010年6月6日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