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丹
海外华侨林达在《带一本书去巴黎》中,谈及法国作家雨果对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青年启蒙书《九三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期,一本自制书皮的书,当时青年相互传阅、热烈讨论。而后来的书店销售此书时,重新上学的人们排起长队,“挥霍”了伙食也要购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城市名店四起,来自世界各国的品牌驻扎中国。曾经兴起一时的书店又一家一家地“倒下”了。也许是因为地价租金涨得飞速,也许是因为信息时代,所谓“不够环保”纸质书已经被电子书所取代,更也许是人们心中缺失的一角,在万象的新时代已不痛不痒了。
反差是这样存在的,贫困年代的人们更有精神渴求,相反,处在经济时代的人们,却更有物质渴求。
西方哲学家的社会观点中说到,经济越是困苦的时候,越是刺激了文明的飞速发展。
而经济腾飞以后的中国,在文化上,无疑是进入了一个尴尬的阶段。
曾经中华的大河文明,是在沃水厚土的黄河发源的,先民给人类留下了深厚渊博的精神财富。我相信任何一个爱国人士提起这些文明时,都会骄傲不已。
后来人类索求更多,富庶的饶土被消费得贫瘠,灾害频发。人们对风沙是恐惧?抑或是深愧?
所有你可看见的反差,都是人类行为活动造成的,近些年来文化缺失的溃口愈发得大。文明像是巨大的海绵汲取了历史的汁液,却又被一代一代的人所挤干,看似完整,却充斥着空气里的空洞。
反差之下,不是一味发展寻求出路,不是一味复古寻求安慰。而是需要这样的关怀:对现世文明的思考,对现世文明的爱惜。
否则,我们拥有的只是泡沫hellip;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