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如歌的行板
【发布日期:2011-01-1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郑龙腾

一整夜都在听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听到落泪,其实很多苦难都是可以预见的,用艺术的眼光,或者,用沉郁的思维。而在民族的苦难面前,个人的忧伤往往不值一提。
而当我提及民族的苦难这个词,哪怕仅仅只是想到就会觉得不安。且不说这个词有多么冠冕堂皇,单单这其间所蕴涵的一种背负,就已让我承受不起。
或许,我们很早就会背诵这样的句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而,这样的苦难,或许只是一种遥远的象征,它可能存在于教科书上,存在于你关于历史的理解里,但在现实中却只是一个耀眼的盲区。
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却往往忽视所以。
谈及艺术,其实它一直都在默默流传;而研究艺术的人们,是一群依靠其水土生长的子民,不分贫富贵贱,正如今夜的柴可夫斯基和我——我们是平等的。
柴可夫斯基似乎可以预见这样的心理,或是猜到了文字和音乐间的隔阂。他想到了大提琴,朴实、浑厚,或许当年,凡尼亚坐在沙发上被柴可夫斯基捕捉到的表情也是这般严峻。他试图用大提琴来掩盖一道伤口,结果却适得其反,这样的音律所呈现的竟是一种被反复撕扯的意境。扯出了一方国土的长度,并孕育了月光下的堡垒、黄昏的农庄以及当午的店铺,很可能还聚集着一群情感丰富但是表情简单的俄罗斯人,他们是忧伤的主题,却又在忧伤的意识之外。
一群人的无知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一群人的冷漠是一个民族的苦难。但柴可夫斯基并未就此绝望。他保持一种优雅的步调,面容平静地审读这些意象,不带半点偏袒或鄙夷。出于纯粹的本性,他将其看到的和感悟到的命定为歌。
如歌的行板,这是一种理性的步调,也是一种阅读的姿势。
所谓音乐的精神疗法,我认为最好的时间是在黑夜。在一尘不染的夜色里,微小的变迁也难以遁形,柴可夫斯基、肖邦、贝多芬,我一直坚信他们都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创作出一部部经典。
黑夜是上帝留给艺术家们的一份丰厚的施予。而柴可夫斯基又这么告诉我,上帝在带来施予的同时,也带来了苦难和悲悯。它不是假象。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