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冲
曾几何时,国学热红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漂洋过海,流传至异国他乡,广为传播。中国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不可谓不厚重,我们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卷帙浩繁,灿若星河,汗牛充栋,非一生一世可以学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人尽其才,学尽其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学以致用,也是很有窍门和学问的。
台湾学者王财贵先生提倡“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读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卷”,这是颇有道理的见解和认识,可谓道出了读书的真谛。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国的文化瑰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个文化瑰宝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学。国学者,一国之学术也,是无数专家学者经过长时间的整理研究之所得,是经典,是精华,是宝藏,是富矿。国学是我们的国粹,也是传统文化,我们要发扬传统、弘扬国粹,目的在于“古为今用”,借古以鉴今。中国历朝历代,国学的教化作用无疑善莫大焉,居功至伟。弗朗西斯·培根在《论学习》中说:“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这里所说的“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指的就是经典。
日前在一次国学讲座上,主讲者是我的朋友、文化学者王即之先生,和他交往多年,早知道他在楹联和书法绘画上的成就非同凡响,也知道他醉心国学,但他的研究有多深,风采如何,却未曾亲耳聆听亲眼目睹。在这次讲座上,他讲的就是国学,台上神采飞扬,台下掌声不息,学员们也个个感觉收获颇丰,眼界大开,使我重新认识了他,也使我对国学有了更近距离更深刻的认识。我聆听过好几位名震全国在央视频频露脸的国学大师的讲座,除了现场感受到他们的激情外,事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甚至对一位大师级的人物还有一些不好的印象,因为他犯了几个严重的常识性错误。唯独在王即之先生的这次讲座上,我知道了“潜龙勿用”的处世哲学,知道了“以佛养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武皇帝)的道理,第一次知道民国时期的阎锡山除了是大军阀,在文学上还有很高的造诣。他在行将离世之际要求将自己日记的两段作为自己的墓志铭,这两段日记的内容分别为:“义以为之,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诚之,为做事之顺道。多少好事,因礼不周,言不逊,信不孚,致生障碍者,比比皆是。” “突如其来之事,必有隐情,惟隐情审真不易,审不真必吃其亏。但此等隐情,不会是道理,一定是利害,应根据对方的利害,就现求隐,即可判之。”阎生前,曾制作挽联数副,嘱其家属在他死后,刻在他的墓地。其中有一副挽联写道:“有大需要时来,始能成大事业;无大把握而去,终难得大机缘。”他一生从政从军,不得意的时间居多。这副挽联,正是他临死前的心境表露和无可奈何的哀叹。阎锡山固然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撇开他的政治身份不论,他的这些观点其实也反映出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过去我们对阎锡山的认识负面多于正面,基本印象就是一介武夫,及至听了讲座,始知多年来对他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在某些方面对他当刮目相看矣。
目前我还不敢妄言国学在国内达到遍地开花生根发芽的程度,其利弊究竟如何,效果究竟如何,还需要什么规范和引导,我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历史上经典的东西我们一定是要学习的,“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实际上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也是在接受洗礼和熏陶,耳濡目染,积年累月,在为人处世上,在事业发展上,我们必有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