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璎洛
女人到了四十岁,做个淡然的人如何?当然好,只怕很多人做不来。还是那句话,很多境界需要智慧、学识、经验来培养成就的。才貌双全、冰雪聪明的林徽因也做不到淡,谁好做到?你若说你身边有这样的女人,我以为那不是她做到了,而是因为她的才能不够,不能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能做到的不过是向自己的生活作出妥协让步、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你要不接近她的内心,看到的都是她表面一副与世无争,闲来摆个文艺姿态,说点没有痛痒也没有什么用处的话,其实内心有点空虚,极渴望着被关注。因为哪个女人不渴望被关注,就已经丧失了爱自己的心,没了这爱的心愿,就已经是凋谢的花了,生命都死亡了,再说淡,就毫无意义了。
前面我说,女人到四十不淡也不行了,可淡既然是无奈,不如做个清透。何苦伪装和为难自己呢?不要对自己说,我已经不需要什么了,我可以妥协。其实内心深处的各种渴望还经常困扰,甚至折磨着你,尤其与青春夺目的女子在一起时,那种不甘和失落,你或许说没有,其实是你在刻意地忽视和漠然,使自己好像都忘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召唤。这仅仅为了不向她们低头认输,不向命运妥协,以为换个姿态照样是赢家。心想我比你们这些年轻女子懂得了“淡”,“淡”在中国哲学里就是多了一层智慧。说到这里,话更明朗了,女人四十是想更智慧些。而智慧不是淡,是透。有了透,你才可以淡。可是男人可以淡,强的外表有淡泊的心显得深沉。而女人外表本就弱,再淡就有些个性模糊,不如清透得可爱、明丽。
不仅女人的个性、心态、做法不宜淡,淡也是很低的姿态。张爱玲就很淡,但那是她婚姻受挫后觉悟的淡。她的智慧才华,五千年中国历史中又有几个女人学得到?就是学她那种口气写作,还是写不好。她那淡也是从透开始的,只是她并不清,所以我只好用淡来形容她后来的心态和生活状态。因为这种淡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她说的“低入尘埃里”所以总有点卑微和悲哀的灰暗色彩。什么致使她低入尘埃里呢?她遇见了胡兰成,一个写进她爱情史里,打击得她生不如死的男人。她后来写不出好文章了,因为失恋、抑郁,爱情的心灰意冷,导致她再也写不出那些透亮的文字了。没有了这样的文字,张爱玲的小说缺少智慧的光芒,谁还喜欢看?一个普通的张爱玲,一个淡泊如黑暗漫长静夜的张爱玲,她的痛苦,谁想要呢?
张爱玲为何在爱情上不幸福,就因为她太透了,却不够清。而林徽因很清透,于是得到了浪漫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这样就可说明,淡是一种低姿态,甚至是卑微的。从说文解字上看,这淡字左边为水,右边两个火,实在是矛盾至极,大概是这火势太猛,水量不够,于是处于衰弱的位置。女人本就弱,再淡,岂不衰竭?清这个字就不言而喻了,显然个性明亮些,适合女人。自古形容女人也是多用清,不见淡字。如有,便是和冰冷、平庸组合的,那样的女人有什么意思呢?
因此,我以为做一个清透的女子好,多看书,有慈悲之心,努力做点有意义的事,培养一种好的性情,增加智慧。不要在你想做什么的时候,总要说淡淡地如何。淡淡的心态是不够用心的,不如说温柔地如何,让人感觉到一种温度、一种柔情吧。当你遇不如意的人事时,想淡然一笑时,不如也豁达一点,不要让人觉得你很勉强、虚伪。你若说真的什么也不在乎,放得下,不知你是否提起过,还是从未提得起呢?一个很淡的人,实在太遥远模糊了,甚至冰冷,如张爱玲。还是林徽因清透一点,多了温情,才有了值得后人书写、争议不断的传奇,成为一个女神般的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