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笔的变迁
【发布日期:2009-06-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笔的变迁

□阳 波

三十年前,外公是我们村里唯一一位教小学的老师。外公的爱好就是写写字,他平时都是在那种跟草纸大小的纸上写,而最早在我记忆中留下痕迹的,也是他手中的笔。

当时,逢年过节办喜事什么的,乡亲们都会请外公去写对联。外公的案头,总少不了摆上几支毛笔和一方砚盘。晚饭后,品过茶,他便会铺开纸、润好笔,写到得意之处,还不时一字一句低吟着hellip;hellip;

在儿时印象中,他总是用这支毛笔写文章,或者为学生批改作业,直到有一年教委奖给他一支“英雄牌”钢笔后,才慢慢换掉了毛笔。记得刚拿回来那阵儿,爷爷拿着这支钢笔摩挲又摩挲,宝贝得跟什么似的,只有备课时才舍得用。锃亮的笔尖,乌黑的笔筒让我看了一眼又一眼。

改革开放以后,村里有了积累,便盖起了校舍,学校从狭小昏暗的小土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青砖大瓦房。随着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滚筒油印机、铁笔、蜡笔、钢板和油墨也走入了大伙的视线。这可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办公设备。外公是教学骨干,又写得一手漂亮的字,学校就把刻蜡纸的任务交给他。从此,一盏油灯、一支铁笔,一块冰冷的钢板,伴他度过一个个夜晚。既要节约有限的蜡纸,又要多印资料,外公对刻纸技术很是琢磨了一番。夜里,我每次醒来,隔壁间里总会发出“吱吱”的刻字声响。那铁笔与钢板接触所发出的声音,深深烙在我脑海里。

上世纪80年代末,电线牵进了乡村,小学里安上了电灯。通电那晚,外公乐滋滋地在灯泡下刻了好多蜡纸。“这玩意儿确实亮哩!”第二天他逢人便夸。刻蜡纸用的依旧是那支“英雄”钢笔。后来,我到外地读书,好几年不曾回家。

有一年假期回家,发现村小学的瓦房已被轩敞气派的教学楼所取代。在办公室门口,听见里面有“吱吱”的声音。推门进去,看见办公桌上摆着两台电脑,连着打印机。外公捏了多少年笔杆的手指正在有节奏地敲击着键盘。见我惊讶的样子,外公乐呵呵地说:“你愣啥呢?是不是惊奇我这把年纪也用上这玩意了?”

原来,在我到外地读书的几年里,村里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办起了公司。在经济上打了翻身仗后,村里又出资盖了楼房,购回了这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从此,印资料不必再躬身于书案,艰难地刻蜡纸了。为了适应形势,外公也学起了电脑来。

如今,村里的企业红红火火,小学的教育投入不断增加,老师们办公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暑假返校时,外公送我到村口,分别时说:“孩子,在大城市里多学点那电脑,挺管用呢!赶明儿回来露两手我看看。”望着修得越来越宽的乡间公路,我蓦然想起了外公那支用了多少年的铁笔,以及他执笔的历史变迁。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