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收录机的故事
【发布日期:2013-08-0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赵 春

那天,三岁的小侄子来家里做客,缠着我给他讲故事,我不由得对他说:“小时候我和你一样,也喜欢听故事,我爸便买下一台收录机,把故事录到磁带里,每天放给我听。现在,你是不是也应该让你爸给你再买一台收录机了!”“收录机?”小侄子托着下巴沉吟良久,还是纳闷地问:“收录机是什么?收款机吗?”小侄子的问题,令我生出颇多感慨,的确,在互联网、数码产品方兴未艾的今天,“收录机”这个名词,的确已经有些落伍了。可是,在自己小时候,收录机可并非家家都有,那时,它也算是都市人家的“高档家电”呢!
1988年,父亲去上海时花了400元钱,买回一台上海生产的红灯牌双卡收录机,无论从功能还是价位来说,这台收音机在当时都称得上是“高端产品”。那时,年轻人结婚必备的“几大件”正在从传统的“三转一响”向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收录机这些家用电器过渡。父亲回忆说,当年自己之所以选择“红灯”收录机,主要是考虑到“红灯”是上海的老厂家,质量应该更可靠,功能也应该更完备,尽管价格较高,但父亲仍旧选择了闪亮的“红灯”。事实证明,父亲的选择是正确的,那台“红灯”收录机,在我家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十几年,仍然保持着稳定的状态,直到十几年后我上中学时,听英语磁带还在用它。而当年400元的购买价格,相当于在党政机关工作的父亲几个月的工资,委实不是一笔小钱。父亲购下它,主要的用途是让它给我讲故事、陪我玩,这也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购下“红灯”收录机后,父亲讲故事的“工作量”果然减轻了不少,以前反反复复讲的故事,现在只需对着收录机讲一遍,就可以制成磁带,供我反复收听了。正在师专上学的姑姑有时候来我家,也会给我录制一些歌曲和故事。记得有一次,姑姑来我家,听到父亲在给我讲故事,可是任凭她再三打招呼,父亲却自顾自地讲个不停,直到进屋,姑姑才恍然大悟,原来讲故事的不是父亲,而是收录机。姑姑感慨:“这收录机音质真好,居然连我都没区分出来!”对收录机,父亲爱护有加,那时他不仅购买磁带录音播放,而且还特地买下“磁头清洗带”,为收录机一遍遍地做保养、洗磁头。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上学的舅舅假期回来,看到我家买下一台收录机,听过几次后感觉不错,他也动员姥姥买下一台型号相同的收录机。1989年过年时,当我在姥姥家看到舅舅正在用收录机听歌,还以为他把我家的收录机拎到姥姥那里了,我赶忙去找父亲:“爸爸,咱们的收录机什么时候才能提回去呀?”
我把关于收录机的故事,一气呵成地讲给小侄子听,小家伙听得如醉如痴、心旷神怡。从收录机的故事中,当时那个时代国家走向繁荣富强、千家万户逐步富裕起来的时代印迹,从中清晰可见、令人感怀。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