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烟囱
【发布日期:2016-10-1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许子和

“你的大腿真像烟囱筒!”父亲的话恰似奔涌的河流,汇入我的心海,掀起了记忆的波澜hellip;hellip;
上世纪90年代前,在乡村,平房有建在墙体内的“壁囱”,也有靠墙而建的“筒烟囱”,而两层以上的楼房,只能建“壁囱”。我家是两层的楼房,建的是“壁囱”。
当时,一年365天,一日三餐,特别是逢年过节,乡村家家户户都离不开柴灶。所以,我对烟囱有着特殊的情感。母亲时常教育我们:农村的孩子,从小就要自强自立,长大后才有出息。在农忙假里,都是我做午饭、晚饭。做饭时,我擦燃火柴,点着稻草,送进灶膛,看见火苗贪婪地舔着锅底,柴烟顺着灶膛顶部,进入灶口上部的烟囱入口,再从烟囱出口,飘散在屋顶的上空。我做完了饭,走出家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缕缕袅袅的炊烟,飘逸着淡淡的柴香,传递着家的呼唤,勾勒着一幅幅温馨的乡村画面,真是美极了!
有一天,我看见邻居家烟囱冒出浓浓的白烟,还伴有浓烈的焦味,紧接着,烟囱口“出火”了。我立马告知该屋主人李大叔。他走出家门一看,火速回屋提水,上了平房,把水往烟囱里灌,才灭了火,好险!他说,因今年制作“印糕”出售,柴灶用得频繁,附在烟囱内壁的烟灰特别多,快堵塞了,故柴烟是挤出去的——烟囱不畅通,造成“着火”。还说他吃一堑长一智,以后要半年“扒拉”烟囱(疏通烟囱)一次,确保它畅通无阻。
每年腊月,我家投入“扫巡”战役前,母亲都要先“扒拉”烟囱。她拿来秤砣,系上长粗绳,再把适量的稻草扎在靠近秤砣的绳子上。母亲说,稻草要扎得紧松适度:太松,它容易掉落;太紧,清不干净烟囱内壁的烟灰。接下来,我们上了二楼,我扶着梯子,她爬到屋梁下,卸下封在烟囱上的瓦片,再把绑着稻草的长绳子放入烟囱,上下拉动,清理附在内壁的烟灰。随着清理的进度,自上而下,绳子逐渐进入烟囱,直至它的底部,被清理下的烟灰都落在灶口。母亲这时才把绳子拉上来,然后又用瓦片把烟囱封好,最后下楼清出灶口的烟灰,“扒拉”烟囱工序才宣告结束。
各家各户“扒拉”烟囱之后,全村人便拉开了制作过年美食的序幕——烧豆浆,油炸“豆干”、“肉食”及“番薯丸”,蒸“红团”和“地瓜糕”,尤其是除夕做年夜饭,都离不开柴灶。而柴灶要成为燃起人间烟火、红火过年的功臣,离不开烟囱兄弟的鼎力相助。
眼前,乡村炊烟四起,蒸蒸日上,好一幅年味浓厚的佳节图景!
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柴灶逐渐被煤炉所取代。那烟囱不再有暖流涌动,炊烟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我想:远离了烟囱,可家的呼唤一直都在;远离了烟囱,可母亲的教诲不能忘记;远离了烟囱,可乡愁依然难以割舍hellip;hellip;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