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床铺之忆
【发布日期:2010-01-0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夜,皎月临窗。躺在软绵绵的席梦床上闭目养神良久,不禁对“床铺”这词产生了兴趣。兴致来了,我就即刻起身查找词典。其词义是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常听说,人生的半辈子是在床上度过的,此言不假。
我幼年时,基本上就是打地铺。靠墙脚的地板就是床,破草席下铺些干稻草。夏天来了,要是地板砖,那就干脆睡在地板上了。碰上阴雨天,潮湿的地板是我小时候全身一直长疥疮的主要原因。解放后,睡的是简易床铺,是安放在两只“竹马”上的竹榻。如果地面凸凹不平,竹榻会摇晃得像只婴儿的摇篮,要用瓦片或砖块垫床脚。“竹马”用久散架了,就用铁线扎一扎。这样的日子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上学寄宿在校,宿舍里的床是木料加工的不足一米宽的双层学生床。有喜欢选上层的,也有愿意睡下层的。记得上个世纪60年代,堂堂的一个中等师范学校,宿舍里的木床简直是臭虫的天下,睡得全身怪痒痒的。学校发动大家把床板扛出去,洗呀晒呀,敲打啊热水烫呀,什么手段都使出来了还是收效甚微。
上世纪70年代,妻子拖儿带女到外村小学去当民办教师。学校的房间很小,一家大小四、五人就挤在简易的竹榻床上,小孩儿不小心就会滚到床下去。有时挤不下,就让最大的孩子睡在办公桌上。当年,乡下的婚礼时兴“眠床三合桌”。眠床雕刻着鸳鸯凤凰,镶嵌着“礼义廉耻”,喷上油漆,金碧辉煌,很有气派。有的眠床雕梁画栋,层层叠叠,就像浓缩了的古代皇宫一样漂亮。那个年代,我们常带领初中学生去野营拉练,第一个晚上就睡在东圳水库的大厅里,是实实在在的“太平铺”。经过了一天的翻山越岭,疲惫的学生们还睡得挺甜呢。
上世纪80年代后,家里拥有了张旧式的油漆眠床,床上有架,架上有五个小抽屉;床前还配有“踏扇”,是放鞋的地方,小孩上床也起垫脚作用hellip;hellip;那旧式眠床至今还保留着,可儿辈们现在谁也不喜欢它,关在老家的屋子里,让蜘蛛织网。
越过了“不惑”之年,我进城了,孩子也渐渐长大了。我家相继添置了“中山床”、“高低床”,渐渐推翻了过去旧式睡床的模式。现代式的睡床,床沿不高,小孩爬上去很便捷,还有一对床头柜,拆装都很方便。但不是很安全,只有一面靠墙。床板不再追求木料的质量了,而是软绵绵的富有弹性的钢丝床垫了。
人到老年,知足常乐。从睡地板到简易竹床,已经是个变化;再从“眠床”到席梦床,又是个发展,是个进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也永远不会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各式各样的床将会有千奇百怪的美梦,让人类尽情领略半辈子人生的乐趣hellip;hellip;

分享至:
打印】  【关闭